喜大普奔!
中国与欧盟日前同时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情况进行了公示!
5个湖北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了“欧盟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产品清单在欧盟各成员国进行公示,公示期2个月。
什么是地理标志产品?
地理标志产品,指产自特定地域,具有特定属性,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
什么是欧盟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议是中国与欧盟政府之间第一个关于地理标志保护的协议。 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在地理标志产品中按照知名度、出口情况、经济效益、质量技术要求等原则,进行筛选、推荐及确认,最终对纳入协议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互认保护。产品如果能获得该协议的互认保护,将获得中欧双方政府的保护,从而成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过去,我国农业企业单独申请欧盟地标认证,审核程序至少需要6年,认证成本高、难度大。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标专家高芳介绍,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2009年,我国开始与欧盟谈判,以达成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协定。经8年谈判,今年6月2日,中欧签署合作备忘录,提出双方各确定100个地理标志产品,互换地理标志认证。
5个湖北地理标志产品入列
湖北省被纳入此次互认清单的地标产品为宜都宜红茶、潜江小龙虾、房县黑木耳、房县香菇和麻城福白菊。
是不是忍不住要点个赞?
它们凭什么征服国际眼光,被欧盟认可?
麻城福白菊
麻城福白菊”主产于麻城市北部山区的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五个乡镇,其中福田河镇为主产区。据《麻城县志》记载,早在公元997年就有种植,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种植载培史。
福白菊原野生于大别山一奇峰之上,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由福田河境内名寺纯阳寺道士移植于纯阳山周围,因这种菊花“净美香幽具驱邪之气”(麻城县志记载)被上山入寺的道教信徒移植到庭前院后,种植者初为观赏,后采之作茶、入酒,并逐步发现其药用、食疗、保健效果明显,被作为“药膳佳肴,饮中极品”。到明清,在东阁大学士郑以伟、山西总督梅国桢、御史梅之焕等福田河籍高官名流的积极倡导下,福田河的一些百姓已经将菊花种植范围从庭院扩大到了田畈,并摸索出了一套福白菊耕作、繁殖、烘制、储存经验,福白菊开始被当地官员作为向上进贡的贵重礼品,并被精明的商人运抵金陵、开封等地高价出售。
麻城福白菊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具有散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其产品质量经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反复检测,其主要指标的绿原酸和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远远高于其它品种的菊花。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特产。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潜江小龙虾
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2009年,潜江市小龙虾野生寄养面积达18万亩,产量达到3.8万吨,小龙虾产业创总产值18.2亿元。潜江市生产的小龙虾系列产品出口美国、欧盟、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8200万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5%和全国的35%。潜江市小龙虾的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出口创汇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2010年5月,潜江市被评定为“中国小龙虾之乡”。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潜江小龙虾”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房县香菇
房县香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在今年亮相《舌尖上的中国2》,更加声名远播。
房县香菇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生产,唐朝庐陵王居房时已作为贡品。1981年9月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全国食用评审会上,房县香菇获得第一名,综合质量优于日本香菇,从此房县香菇名扬四海,畅销海内外。目前,房县香菇的年产量已达数百万公斤,近5万名农户靠栽培香菇脱贫致富。
房县香菇大多采用山泉水、饮用水增湿和无农药栽培,完全属高蛋白、低脂肪的天然无公害有机食品,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防治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胆固醇、高血压,预防肝硬化,能益气补血,化淤理气,具有抗肿瘤、抗癌、美容的特殊效果。
房县黑木耳
房县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县,是驰名中外的“木耳之乡”。在国际贸易市场上,因其色鲜、肉厚、朵大、质优、营养丰富,赢得“房耳”盛誉。这里的黑木耳“形似燕,状如飞”,又被称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称。
房县生产黑木耳历史悠久,在2000年前的《周礼》一书中就有记载。在唐中宗时,房县黑木耳作为钦点进京贡品而誉满京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生产黑木耳,积累了一套非常丰富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房县制定了“兴山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黑木耳基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黑木耳的质量也再不断提高,产量也连连上升。目前全县黑木耳耳林基地达到200万亩,黑木耳年产量达60万公斤,最高产量达架平单产10公斤。该县黑木耳产量占湖北省的1/3,占全国的1/8。
中医认为,黑木耳中具有滋神润燥、养血益胃、抗衰延年的功效。李时珍在他《本草纲目》中写道:木耳“性甘平,主治益气不饥,轻身强志。”并有治疗痔疮、血痢等作用。近代医学界对于黑木耳的药用价值又有新的发现,认为它具有清肺、润津、去瘀的功效,而且还含有抗癌物质。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知识产权,是保护特色产品出口的利器。有人会问:这么多湖北特产入选“中欧100+100”地理标志有啥好处?
这意味着湖北的食品安全被欧盟标准认可了!拿到了出口欧盟的“通行证”!享受与欧盟地标产品同样的高水平专门保护,为中方产品走向欧盟市场提供支持!
欧盟地理标志的注册和产品质量控制严格,从产品名称、类型、饲料或原材料,到生产的具体步骤、再加工与包装,以及产品及地理区域的特异性,都有严格的审核与监管。(湖北日报微信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