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丨探访远安县嫘祖镇田家场村:群山深处牡丹香

远安县嫘祖镇田家场村紧靠该县南大门,这里过去受道路、水源等制约,经济发展滞后,2014年全村集体经济未突破2万元,为市级贫困村。

近年来,田家场村的发展受到关注,宜昌市机关事务局、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〇研究所组成的市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田家场村一年多,发生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驱车近三小时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寡居老人住上安心房

“我现在是在这里享福喽!”在田家场村易地搬迁安置房内,89岁的徐桂英高兴地说道。

2016年12月,徐桂英搬进易地搬迁安置点,宽敞的房子、配套的水电、齐全的八大件……老人很满足。据介绍,田家场村易地搬迁安置房内共集中安置了10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解决了他们的住房、出行等问题。

徐桂英老人说,她原来独自住在一间破矮的木屋中,四处透风,刮风下雨有危险,家里不通电,天一黑只能上床睡觉。

“我身体不错,想种点菜园子。”徐桂英说道。田家场村党支部书记严楚明告诉她,村里正为安置点村民每家开辟一块8分田菜地,同时修建猪圈和沼气池,解决吃菜吃肉难的问题,让大家在新家住得习惯,住得安心。

鸡舍里的脱贫“明星”

在离家不足200米的鸡舍里,三组“小有名气”的贫困户徐发旺正在整修鸡舍,他今年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前些年,徐发旺患上严重的糖尿病,妻子黄春华也患病,主要收入靠徐发旺在汽修厂打打零工,一个月仅有800块钱收入。

去年5月,徐发旺听说村里有扶贫政策帮扶,便提出发展养鸡。镇、村支持了一部分产业扶持资金,他自己凑了一万多元,建起100多平方米的养鸡场,市直驻村工作队为他免费送来300只鸡苗,并请来专业人士进行技术指导。当年,成活的200多只鸡全部销售一空,收入足有1.2万余元,成了村里自强自立的“明星”。

今年,徐发旺决定将养殖规模扩大到800只。“只要自己努力肯干,日子就会好起来!”徐发旺说,他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

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想脱贫,得有产业支撑。5月的田家场,牡丹竞相开放。2015年底,田家场村引进盛华牡丹公司,建起了350亩油用牡丹基地。“三年就能见收益,按亩产700多斤牡丹籽来算,每亩收益将达到8000元左右。” 严楚明算了一笔收入账。

为满足村民发展养殖业的需要,2016年村里修建了680平方米的育雏室,今年将育鸡苗2万只。村里还将与青山绿水公司成立合作社,为养殖户提供鸡苗、设备、技术指导和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同时,村里还谋划了光伏发电、酒厂经营等项目,加快产业发展步伐。今年年底,村里的集体收入将达到10万元。

群山深处,牡丹竞放,鸡鸣喈喈,美酒飘香,农民快乐劳作......田家场村正徐徐展开一幅田园生活的美好画卷。(三峡日报 记者杨春艳、荣飞,通讯员宋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