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记者从宜昌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我市茶叶种植面积91.82万亩,春茶产量达2.9万吨,产值20.05亿元,较去年分别增3.04万亩、1.7%、23.8%。其中名优茶产量达1.67万吨、产值15.26亿元,较去年分别增5.4%、23.6%。
市柑茶办主任文中华介绍,去冬今春,我市气候整体上雨水充足、气温适宜,基本未出现低温冻害等异常天气,造成今年春茶开园时间较早。夷陵区太平溪镇早茶基地2月20日开园,全市最早, 海拔500米至1000米半高山、高山茶区3月下旬陆续开园。虽然开园时间早,但由于2016年秋季部分茶园遭受干旱灾害,再加上今年春季前期阴雨天气较多,导致清明前高档名优茶产量有所降低,但后期随着气温稳步回升,中低档茶叶产量增加,加之部分新茶园投产,总体来说春茶产量小幅增加。
为把好茶叶质量关,今年春茶开园前,我市全面推行标准化采摘技术,各县市区分别组织召开多场次标准化采摘技术培训会,鲜叶质量进一步提高。各茶叶加工企业强化产品质量意识,对原料、加工工艺等严格要求。企业加工设备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市级财政每年补贴100万元用于企业标准化加工设备改造升级。
来自市柑茶办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春茶收购均价13.4元/公斤,较2016年增长15.5%。全市茶叶鲜叶涨幅较大的主要是兴山、秭归、五峰、夷陵、远安、宜都和当阳,涨幅均超过10%,兴山、秭归更是达到30%以上。鲜叶价格大幅上涨,干茶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各茶企产销两旺,中低档茶基本没有库存,高档茶也是选择性保留。全市春茶销售均价69元/公斤,名优茶均价91.4元/公斤,分别较2016年上涨21.7%、15.8%。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田丹告诉记者,经过近几年积极应对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我市茶叶龙头企业逐步走出低谷。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目前共生产青砖茶4000吨,销售收入1.4亿元,产品俏销俄罗斯、蒙古等国,特别是大众消费量提升30%以上。
春茶上市期间,我市开展了一系列的茶叶促销推介活动,市农业局举办了宜昌茶叶展示展销暨新品推介会,五峰举办了春茶旅游节,远安开展了黄茶品鉴活动,宜都举办了斗茶大赛、夷陵区举办了三峡茶谷·邓村茶遗产公园开园仪式,秭归举办了茶叶鉴评、展销、发展论坛等系列活动。我市还组织龙头企业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海和武汉茶博会,通过一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宜昌茶叶知名度,促进了茶叶销售。(三峡日报 记者揭兴伟、通讯员方素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