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政务服务中心改革创新发展侧记:蹄疾步稳勇争先

累计办结各类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事项13.5万件,提前办结率83.5%;组织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382次,交易总额33.1亿元,节资额7353万元……1至4月,市政府服务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广东、湖南等省前来考察,黄石、随州等城市取经……“除烦苛之弊、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这是宜昌百姓对政务服务中心的评价。

何来如此魅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办主任王军告诉记者,这得益于政务服务中心转作风、抓落实,通过创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机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建设等举措,让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更上一层楼、锦上添花。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提速”

5月12日,宜昌新海泽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郑涛,通过湖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注册登记,下午就拿到电子营业执照。

据介绍,去年5月10日,湖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上线暨全省首张电子营业执照首发仪式在宜昌举行。目前,宜昌市通过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公司名称预先核准5900多次,占所有名称业务的88%,办理公司设立登记305户。

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开始以来,宜昌不等不靠,主动作为。2014年7月在全国率先推行“三证合一”,此后宜昌实施的“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两证合一”、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放宽住所登记条件等多项创新举措均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很多项目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但部分材料暂缺,为了提升审批效率,宜昌创新“容缺预审”制度。

5月3日,宜都市孙家河加油站工作人员向黎维来到政务服务中心安监局窗口,办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业务,在缺乏主要负责人任命文件和经营地址使用权证明材料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徐华蓉仍然为他发放了经营许可证。向黎维说,现在实行容缺预审制度,可以拿证后把材料补交过来。

为了加大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改革,打破投资项目审批办事大厅窗口界限,宜昌政务服务中心建立“投资项目综合受理窗口”,对投资项目审批实行“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号管理、一网运行、一窗发证”和“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的审批模式。

3月24日,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郑恒先后在综合受理窗口,办理了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一个窗口就把以往几个单位的业务办了,方便多了。”郑恒说。

同时,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实施投资项目报建联合指导、联合踏勘、联合测绘、联合图审、联合验收的“五联审批”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方便项目业主办理建设项目报建手续,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促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收益。

降低审批门槛,减少审批流程,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宜昌。截至5月18日,宜昌新签约协议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30个,总投资1318.4亿元,到位资金536.2亿元。

“互联网+政务” ,服务群众“微”距离

今年初,李某来到市工商局,注册登记新公司。不料,工作人员告知其曾有失信行为,按照规定不能担任新公司法定代表人。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这是宜昌在全省率先推行的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在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打开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各市场主体的登记信息、行政许可及处罚记录一目了然。该系统打通多个部门,归集共享信息近两百万条,形成全市企业信用“一张网”。

通过搭建全市政务服务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对接行政审批系统、工商登记系统、省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公众投诉系统等相关平台信息,促进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形成了集“行政审批、行业监管、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信用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

原来社区、残联、医院、民政、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不互通,为残疾人办个低保,要跑几个部门开证明,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办理一个残疾证,比以前缩短近一半的时间。”伍家岗区力行街社区李永耀在社区残联工作十多年,政务服务智慧化平台的建设让他感触颇深。

近年来,宜昌打通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办理、外网查询”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网上全流程办理,实现线上线下、虚实一体政务服务新模式。去年实际网上审批办件达30多万件,网上办结率100%,提前办结率达77%。

让百姓尝到“互联网+政务”的便民服务甜头,夷陵区龙泉镇法官泉村村民曾玉玲就是其中一位:“摩托车年检、上证什么的,预约后会有电话联系,到时候根据时间直接去办理……”

如今,宜昌市加强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信息一体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系统向基层延伸,构建起“下级网上申请、数据网上传递、上级内网办理”服务模式。今年1至4月,网上审批办件量达11.2万件。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让交易在阳光下进行

日前,在库评标专家、宜昌市城建项目管理中心姜涛接到语音电话,通知其前往政务服务中心参加评标。

“在进入评标室以前,根本不知道评标内容。”姜涛说,以前接到评标电话就能大致知道评标内容,在推进公众资源交易平台一体化建设后,实行刷指纹进入、评标过程全程监控,评委以前的那点“特权”没有了。

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进行,宜昌市打造公共资源网上交易平台,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所有项目信息由交易中心统一发布,并明确了信息公开的程序、内容、范围及时限。

现在,宜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任何交易过程,都可以从文件备案开始,在信息发布、交易确认、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人员问责、开评标现场管理等多个流程进行查询。

与此同时,网上交易系统对招投标关键信息予以隐藏,就连工作人员也无法提前查看。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建设科工作人员吕馨说,以前有几家单位报名投标、有几家单位缴纳保证金等,工作人员一清二楚,免不了有熟人前来打探消息,让他们两头为难。

宜昌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电气工程施工项目于3月27日开标评标,评标系统根据“标书雷同性分析”,发现武汉两家公司投标文件的“文件制作机器码”相同,即其投标文件是同一台电脑制作,根据相关规定,评标委员会认定其串通投标,最终对这两家公司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不良行为记录。

宜昌还加强对评标专家、交易中心人员的问责管理。出台《评标专家绩效考评办法》,为专家建立绩效档案,对违规专家予以解聘。

为保证评标专家专业性,按照“统一建库、分类管理、资源共享”原则,将住建、交通、水利招投标专家库、政府采购专家库、产权交易专家库进行整合。目前市级专家库人数达1800余人。(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