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枝江市,江河互通、沟渠互联。在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过程中,如何确保“一江清水出枝江”?
枝江市给出的答案是:在整治大江大河之余,不忘回头清理不起眼的小沟小渠小溪小塘,将治水工作深入至每条“毛细血管”。
“因为小,小沟渠、小池塘很容易被忽视,进而影响整个治水工作成效。”枝江市委书记刘丰雷说,如果把主干河道比喻成水环境的“动脉血管”,那小沟小河小溪小塘就是“毛细血管”,只有“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全部贯通,全域水环境才可能实现有序循环,才能保障主干河道水质清澈。
为了更全面地摸清“小微水体”家底,该市今年初对村庄内外、田间地头的小河、小塘、小溪、小沟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发现容易产生死角的小沟渠400多条、小池塘800余个。
针对短板,精准发力是关键。枝江市委书记、市长挂帅又出征,担任河长湖长渠长,还“一河一策”、 “一湖一策”、“一渠一策”制定作战图,倒排工期和时间表,确保按期完成治水任务。
清淤泥、割杂草、捞垃圾、护崩岸、种绿植……仙女镇的“小微水体”整治正在火热展开。该镇党委书记朱华民告诉记者,3月底完成“小微水体”排摸后,该镇进入全面整治阶段,目前已初步完成80多个问题“小微水体”的整治提升。看到家门口的堰塘大变样,仙女镇五通庙村村民陈劲乐了:“污水横流,这里荒废好久了,现在终于又派上用场了!”
枝江市水利局局长骆圣介绍,今年以来,该市已经有200多条小沟渠、500多个小池塘完成整治提升,既改善了水质环境,还旧貌换新颜,营造了水岸景观,百姓频频“点赞”。
治水之后,管护更为关键。枝江市水利局农水科科长李金萍介绍,开展“小微水体”整治行动后,有的干部带头认领沟渠、池塘,安排专人管护;有的发动热心党员展开日常监督,有的安排专人定期维护……多措并举,让小河小塘重新“活”起来,小沟小渠重新“流”起来。
记者从枝江市环保局了解到,该市在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禁止水库投肥养殖、农田减肥减药的基础上,今年还在所有乡镇和60个中心村开建污水处理设施,力争明年上半年全部投入使用,确保污水就地净化不外流。(三峡日报 记者 李再星 通讯员 邓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