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工匠评选】姚俊:输电线路上的“千里眼”

人物简介:姚俊,42岁,高级技师,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宜昌运维分部输电运维班班长,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单独或与队友合作,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2月9日上午8时许,姚俊穿上重重的绝缘工作服,戴上绝缘手套和安全帽,带领工友到超高压线路巡查。每天,他负责的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涉及几个县市区甚至几个地级市的用电安全。

迷路深山带来启发

1993年,姚俊刚参加工作不久就面临一个难题。三峡电厂超高压输电将要开始,但宜昌还没有人可以带电作业。而他是第一批学会超高压带电作业的电工。

随后的几年里,姚俊一直刻苦钻研业务,日常技术愈加娴熟。2003年一个清晨,姚俊接到上级通知,需要对位于三峡坝区乐天溪的三龙二回一杆塔进行紧急缺陷处理。姚俊与同事从车行到步行,翻过了几个山头,才到达位于深山里的杆塔下。当核实杆塔号后,才发现这是三龙一回线路,而工作任务却在三龙二回,任务杆塔距离此地还有三小时的路程。直到晚上9时许,他们饿着肚子总算赶到任务杆塔。

姚俊一直在思考,三峡地区线路密度大、路口多,很易迷路。将来,如何不再迷路?

刻苦攻关步行验证

从那时起,姚俊反复琢磨如何构建一个集线路全方位导航、线路集中式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线路缺陷网络上报于一体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管理系统。

之前,他完全不懂卫星定位、数据库和通信协议,他就购买大量的相关书籍学习。遇到难点,他就去找大学教授请教。在初步制作出线路导航及电子地图后,由于无法验证系统导航及线路杆塔的准确位置,他就拿着终端系统,专挑路远难行的杆塔步行去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姚俊发现其手持的终端系统不仅笨重,而且通信效果较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利用手机自带的定位功能,在电子地图上比较直观地显示线路和杆塔的地理数据信息,并实现智能导航生成最优化路径。

八年钻研喜获专利

为优化智能导航系统,八年如一日,姚俊不断试验、又反复推倒重建构想和模型,最终实现了集线路全方位导航、线路集中式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线路缺陷网络上报于一体的“500kV输电线路智能线路巡视管理系统”。

该信息共享系统包括各种杆塔信息如运行杆号、设计杆号、杆塔型号、上挡距、下挡距、地线型号、光纤型号等。实现海量数据查询功能,可以使线路巡视人员立刻找到需要的设备信息。

该系统为任意出发地点的线路巡视人员设计了最安全快捷的优化路径,提供了标准化、无纸化的缺陷上报流程,大大减轻人们对线路维护、巡视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避免了在寻找巡线道路上不必要的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2010年,姚俊集线路全方位导航、线路集中式数据管理共享、线路缺陷网络上报于一体的“500kV输电线路智能线路巡视管理系统”获得国家专利。 (三峡日报 记者王凌云 通讯员翁永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