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湖北省防办决定于5月19日12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目前,宜昌市各部门正积极应对,抗旱保供,确保用水安全。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187万元,启用泵站67座、机电井4756口,投入机动抗旱设备3017台套,全力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安全。
水利部门科学调度,通过湖库涵闸泵站引调提水2.5亿立方米,34个大中型灌区灌溉水量3429万立方米,累计灌溉农田面积69万亩,抢抓近期降雨有利时机,利用水库、堰塘增加蓄水2000多万立方米。采取分时分区供水、泵站抽水,新增和启用备用水源、送水等措施,保障农村居民用水安全;气象部门及时在当阳、枝江以及多个山区县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5次172站次,增雨量2815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西湖的蓄水量)。
据水文部门统计,今年以来宜昌降雨224.9毫米,比历史同期均值偏少三成。5月19日15时,长江宜昌站水位41.78米,流量11200立方米每秒,而去年5月17日宜昌站水位44.07米,流量17800立方米每秒。
据气象预测,未来主汛期(6月至8月)湖北省降水量仍将偏少一至三成,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抗旱形势将更加严峻。
市防办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抗连旱”思想,加强监测预报,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开展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移动抽水,提高水源利用效率。(记者万龙云、通讯员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