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人挺进三江源采集冰川影像 “源说长江”起笔阿尼玛卿

今天是第一个世界冰川日。

联合国大会2022年12月通过决议,宣布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并将2025年起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冰川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响的认识。

3月19日,来自宜昌的国家长江文化公园(上游段)影像资源中心摄制组一行4人,联合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4位专家对阿尼玛卿冰川进行了科学观测和影像采集。在海拔4600米冰川里,科技工作者和影像采集者负重攀爬穿越了七个多小时,对阿尼玛卿冰川中的一条复合性冰川进行定期观测和影像收集。

阿尼玛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绕山而过。山体平均高度海拔5000-6000米,主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终年积雪。藏语“玛卿”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之意。阿尼玛卿是黄河最大的冰川和重要水源涵养地。

国家长江文化公园(上游段)影像资源中心摄制组从黄河之源进入长江之源,通过生态、地理、文化等比较性研究,以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源说长江”。

“阿尼玛卿冰川每年向黄河下游输送近4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资源,对这个地区的监测影响到整个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说。

(通讯员李亚隆,记者宋潇潇、周重雨)

(图片由国家长江文化公园(上游段)影像资源中心摄制组李亚隆、张泉、何训佳 提供)

阿尼玛卿唯格勒当雄冰川冰舌。

科考队穿越藏族四大神山之一的阿尼玛卿山。

摄制组成员李亚隆(右)和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左)在冰川合影。

3月19日,青海极地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院院长张永(左)和同事们操作冰川探地雷达,对阿尼玛卿冰川中的一条复合性冰川进行定期观测。张永从2009年开始组织对该冰川进行常年公益科学观测,他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发言提出冰山保护建议。

为了观测和收集影像, 在海拔4600米冰川里,科技工作者和影像采集者负重攀爬穿越了七个多小时。

阿尼玛卿唯格勒当雄冰川的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