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推广落实慢性癌痛患者自控镇痛技术

“作为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更好地为行业进步、地方建设和国家发展建言献策。”2月27日,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过去一年,李杰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多次深入基层社区、工厂车间、医院诊所调研,听取行业专家和基层群众意见,认真准备代表建议。

扎根医药行业多年,李杰长期关注医药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去年,李杰就曾提出“关于加强癌痛全程管理,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建议,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的办理和答复。去年11月,国家医保局将安宁疗护项目纳入《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标志着这项工作向前迈出一大步。

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行动,令李杰深感振奋。今年,经过广泛征集临床专家和患者意见,李杰又准备了“推广落实慢性癌痛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加快制订特医食品流通管理办法”等建议。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在癌症患者尤其晚期患者中极为普遍。”李杰说,患者自控镇痛技术是癌痛重要治疗手段,然而目前在推广落实中面临诸多阻碍,亟待解决以提升癌症患者生活质量。

患者自控镇痛是一种经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和身体情况,预先设置镇痛药物的剂量,再交由病人“自我管理”的一种疼痛处理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从术后镇痛领域拓展至癌痛治疗,通过改变药物使用途径、提高生物利用度和镇痛效果,减轻不良反应。

“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癌痛治疗效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量和相应经济开支。”李杰建议,扩充“术后镇痛泵”内涵,将其名称变更为“患者自控镇痛术”,设置收费项目,取消仅限麻醉科收费的限制,使其适用于收治慢性癌痛的科室及慢性癌痛患者居家镇痛。

李杰还建议,依据目前癌痛治疗的常用药物和技术,尤其是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更新癌症疼痛诊疗规范,明确患者自控镇痛技术院外管理细则,推动在癌痛治疗中的广泛应用,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记者付江山、李博言,通讯员任殊娟、陈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