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花木城“村咖”、农家乐、游乐等相关产业迅猛发展—— 花木产业开出一片“致富花”

随着春日来临,大量时令花卉和绿植扎堆上市。25日,不少市民在宜昌花木城选购盆栽花卉,1月份,花木城销售收入接近8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5%。不仅一“城”繁花生金,在花木产业的带动下,牛扎坪村“村咖”、农家乐、游乐等相关产业迅猛发展。

“春天来了,准备买一点花回去把阳台、小院装扮一下,听商家介绍三角梅花期很长,也好养护,打算选几盆回去。”当天,市民姜先生与家人来到花木城购买了100多元的盆栽花卉,准备让春天住进家。

记者 黄翔 摄

该市场小林闽楠花卉负责人杨青告诉记者,3月是三角梅的春天,销售也将随之进入旺季。目前,该店每天客流量百余人,主要销往仙桃、武汉、襄阳、宜昌周边,这两天被预订小苗600多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该店三至五天到货半挂车,大约1500盆小苗、数十盆大苗。

火热的销售态势蔓延至整个花木城。负责该市场运营管理的宜昌牛扎坪三峡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虎臣告诉记者,目前,该市场有近千个品种,每个商户每周到货三至五车,随到随销,满足了恩施、荆州、荆门、宜昌周边及巫山等地的消费需求。市场还将在3月份举办花朝节,通过活动带动销售再上新高。

五彩斑斓的鲜花不仅扮靓了人们的生活,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花木城一家花卉大棚里,牛扎坪村9组村民刘女士正在修剪盆栽。她说,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家里的田地和牲口,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钱,她挺满意的。

以花为媒,引八方来客。随着宜昌花木城辐射半径逐步扩大,市场客流量越来越大,仅去年菊花展期间,花木城客流量43.9万人次,人流量的增加,让许多人看到了商机。

中午时分,工人们正在一家农家乐里摘菜、切菜,准备食材。几年前,眼见花木城的人气越来越旺,该农家乐负责人张晋蓉当机立断,决定扎根牛扎坪办农家乐。张晋蓉说,马上又要春暖花开,每天高峰期要达到三四十桌,收入非常可观。

“原来村里只有10多家农家乐,现在发展到76家,其中经济收入过百万的有10多家,其他农家乐每年收入至少10万元。”据点军区牛扎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晓介绍,花木产业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明显,据初步统计,60多家商户每年解决100多人就业,村民们还在村里销售自家种植的小水果、蔬菜,养殖的鸡、鸭等,老百姓的荷包更鼓了,村集体收入也逐年增加,去年,村集体收入突破了100万元,今年有信心再攀新高。(记者杨春艳、王飞,通讯员王妍、龚兴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