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海归回宜当“养鸟人”

“你好,你好!”2月19日,在兴山县黄粮镇店子垭村郑镐煋的鹦鹉养殖场,鹦鹉们正在“上网课”,干净整洁的鸟笼内,一只只颜色各异的鹦鹉上下腾挪,雀跃不已。

2021年,因爷爷和父母年纪都大了,从韩国留学归来的“80后”郑镐煋辞去了青岛旅行社的工作,回到了店子垭村,担任起村里的网格员。

“郑镐煋事无巨细,都处理得十分妥当。”店子垭村党支部书记贺茂苡说,小到调解家长里短,大到宣传国家政策,面对这个全新且繁杂的领域,郑镐煋从零开始,努力学习,迅速熟悉工作内容,很快就成为了村民们信任的贴心人。2023年,郑镐煋还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郑镐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规划,“我意外救助了一只鹦鹉,后来发现它挺孤独的,就想给它找个朋友。”他从网上购买了养殖鹦鹉的设备,买了10多只鸟。

有了初步规划,还没完全掌握养殖方法时,郑镐煋便迫不及待地引进了1只价值1700元的绿宝石玄风鹦鹉养殖。这个“鲁莽”的决策,让满怀创业热情的他遭遇了意料之外的挫折。郑镐煋回忆:“那几天连续雨天,绿宝石玄风因感冒死掉了,非常伤心。”

但挫折并未击退他,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此后,郑镐煋四处学习养鸟知识,在网络直播中学习鹦鹉喂养技术,还常常阅读相关书籍和杂志。

“幼鸟每4小时喂食一次,室温要恒定在20℃……”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逐渐掌握了繁育饲养、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

“我不仅自己钻研养殖技术,还把技术传授给我妈妈。”郑镐煋说,因为工作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帮助喂养鹦鹉。

如今,他已能治疗简单的肠胃炎等疾病。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品种优化,他目前喂养的鹦鹉从最初的2种增加到8种,数量达到80多只,年收入超过1万元。客户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

“每天都会给鹦鹉上网课,让鹦鹉学会说话等技能,这些鸟每学会一个技能它的价格就涨100元至200元不等。”郑镐煋满怀憧憬地说,他计划今年扩建鹦鹉养殖场地,把闲置的猪圈利用起来,还打算在二楼搭建观景台。在他看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再辛苦也值得。(记者万春风,通讯员杨雪、乔长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