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大脑” 强化“一网统管” ——当阳市坝陵化工园综合开发暨智慧产业园建设项目探访记

2月22日,记者来到当阳市坝陵化工园,只见兴业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各种工程车辆穿梭如织,路基已现雏形。

跟随项目部负责人刘东华的脚步,来到一处正在作业的箱涵工地。他指着不远处的徽阳新材料项目说:“作为湖北省重点建设工程,徽阳要在今年底竣工投产。这里的道路、箱涵,就是在为项目搭建‘动脉血管’,一刻也耽误不得。”

坝陵化工园综合开发暨智慧产业园建设一期项目总投资32.68亿元,规划建设道路、污水处理厂、工业供水厂、特勤消防站、厂房工程、公共管廊等27个子项,并搭建智慧化平台,建成后将推动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型。

项目自2024年1月动工以来,18个子项已全面铺开。在兴业大道建设现场,刘东华摊开规划图:“这条路是园区‘主动脉’,全长3.98公里,预计10月底全线通车。”

刘东华介绍,园区同步推进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平安大道延伸段建成后将与周边路网无缝衔接,形成“五横三纵”交通格局。

在工业污水处理厂工地,巨大的沉淀池已现雏形,施工负责人刘通说,“一期工程日处理2.5万吨污水,采用业内先进的芬顿处理系统,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目前已完成主装置建设的80%。”

走进园区“大脑”——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记者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一块巨型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园区各企业的生产数据。技术负责人李柯轻点鼠标,某化工企业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画面弹出:“这里接入了398个物联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60余项参数。过去,各企业安全系统‘各自为战’,现在通过平台实现‘一网统管’。”

去年9月试运行以来,系统已发出89项重大危险源预警,59项AI视频分析预警,包括风向标掉落、阀门泄漏、消防柜锈蚀等问题,全部实现闭环整改。

“去年10月,我们通过省级安全风险复核,成为宜昌首个D级园区。”当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进说,D级认证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让园区在招商引资中底气十足,目前已有18家企业落户园区,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

“从人防到技防,智慧化管理平台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让企业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晋控气体生产部长郜江涛介绍,以危险作业为例,以前需要跑多个部门审批,现在只需线上报批,现场+远程监控双层保障,操作更便捷,响应更迅速。“我们主动接入智慧管理平台,通过实时调整生产参数,能耗降低了15%。”

暮色渐浓,智慧控制室的工程师仍在监测着园区“生命体征”。大屏上跃动的数字不断刷新着企业生产进度条。望向窗外灯火通明的厂区,记者不禁感慨,这里不仅有机器轰鸣的热闹,有科技创新的活力,更有智慧管理的光芒。(记者张锴、通讯员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