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全面启动质量提升行动 食品等八类产品为提升重点

4月18日,记者从市质监局了解到,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湖北行动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和《省质监局关于印发全省质监系统质量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部署,我市结合宜昌实际,制定了全市质监系统质量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实施方案。

据了解,根据省《行动纲要》提出的消费品质量提升重点领域、宜昌质量提升示范区和重点产品质量提升任务,结合领导分工和机构职能,对具体任务进行了分解。产业质量提升方面,主要是8类产品,包括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含食品接触类产品)、电线电缆产品、港口机械产品、水泥产品、陶瓷产品、化肥产品、“互联网+”信息云服务产品(含新兴消费品)、电子商务产品。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方面,包括2-3个项目。

目前,全市质监系统质量提升行动重点任务实施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据了解,4月1日至7月31日,各地针对确定的重点产品、重点行业,每年选择1-2个产品,开展摸底排查、信息档案、标准提升、结构优化、监督抽查和后处理等综合监管手段,找准着力点,坚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一个产品一个产品抓。

据了解,各地要将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当前质监部门中心工作来抓,组织市县质监部门、行业部门,围绕本地主打行业、主打产品,设立组织机构,开展质量状况调查摸底,通过各类信息和大数据分析,找准行业通病、“潜规则”和质量短板,形成产品和质量分析报告及产业质量发展建议,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质量提升提供依据。对质量问题较多的重点区域,实施区域集中整治,挂牌督办,落实属地责任。对于区域性质量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敢于“亮牌吹哨”,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情节严重的要在媒体予以曝光。继续开展“质检利剑”行动,深入开展以消费品为重点的电商执法专项行动,坚决遏制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围绕社会高度关注的产品,组建“政产学研检”联盟,构建科研、设计、检测、生产、市场和“工匠”培养功能互补、紧密衔接的帮扶链条。提高质量标准,开展重点行业国内外标准比对,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开展“标准化+”行动和消费品标准化示范工作。加强质量监管,树立先进企业标杆,推广“首席质量官”和“首席质量服务官”制度,建立重点企业联系点,重点开展质量管理帮扶专项活动,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监管,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打造质量品牌,开展产业聚集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项目)创建,开展品牌培育,培育一批行业品牌标杆,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活动,提升宜昌品牌价值。加大质量提升和品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和开展系列报道,提升宜昌品牌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购买国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三峡日报 记者穆然、通讯员郑家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