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乌镇指数”显示:湖北人工智能企业影响力居全国第九,武汉人工智能专利影响力居全国第十。而国家发改委公布《2017年“互联网+”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湖北却无一入选。
为何出现如此反差?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彭智勇认为,湖北没有百度、腾讯等业界巨无霸,虽人工智能产业链完整,但都是中小型企业,且人才资金聚集度不高,搏国家重大项目的硬实力不够。“目前来看,学习外地经验,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催化剂。”他说。
“让机器人抓一个水杯,既需要‘小脑’的运动控制能力,也需要‘大脑’提供感官认知,解决‘大脑’智商问题,是湖北机器人产业的一道坎。”昨日,武汉需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松接受采访时坦言,目前,湖北有100多家机器人研发制造企业,但多数企业“小脑”强、“大脑”弱,缺乏核心的人工智能研发平台和人才。
据介绍,目前,北京、安徽、深圳、重庆已从政府层面建立了“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帮助科创型企业减少研发时间和成本。这一举措,也带来显著效果。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7年“互联网+”重大工程拟支持项目名单》中,22个项目有4个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分别被北京、安徽、深圳、重庆摘取。
飔拓(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成华表示,平台相当于科创企业的“公共大脑”,除了提供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硬件资源,还能提供“机器学习算法”等软件资源。有了平台,如企业开发客服机器人,只需录入问答数据,即可完成产品开发,几乎零成本研发,能有效提高企业创新效能。
武汉极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解决数据储存和机器学习问题,斥资1000多万元自建服务器机房。公司负责人王慧龙认为,科创企业一般70%以上资金用于研发,自建机房投资过大,会让企业运营难以为继。“依赖‘阿里云’或外省平台,对数据安全不利。如果政府构建本地平台支持‘双创’,可助企业轻装前进。”(湖北日报)
链接
搭桥铺路,助智造企业加速跑
互联网时代,下一个风口是人工智能。
马云说:“过去20年,我们把人变成机器,未来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每10.9小时就有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诞生。
艾瑞咨询预计,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91亿元。
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转型,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湖北如何在谋篇布局、服务企业等方面更进一步?
“公共大脑”如何建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贝叶斯网络、随机森林……这些让机器学习决策的“算法”名称,外人看来是一头雾水,但内行却明白其重要性。
通俗来讲,供机器学习的“算法”类似于“菜谱”,服务器等硬件资源相当于“灶台”,导入“算法”的原始数据就是“食材”。服务器硬件资源越强,“灶台”的火就越大,菜炒得更快;“算法”越科学,炒的菜就越好吃;原始数据越丰富,菜品质量就越高。
成立于2014年的飔拓(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在机器学习“算法”上有突出优势。目前,其开发的分布式机器学习系统(AInspir),已经集成了60余种“算法”,为聊天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导购机器人、玩具机器人等各类实体或虚拟机器人提供“智商”,以实现人机交互。
“推进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分享精神。”公司董事长李成华介绍,飔拓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器学习中的“语义识别”,可与“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擅长“图像识别”“运动捕捉”等各类企业实现互补。
据了解,北京、安徽、深圳、重庆“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向国家发改委申报要求包括: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1亿元;图像识别率超过93%,中文文字识别率达到90%,在线语音识别率超过95%。
去年年底,为增强湖北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省内3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在武汉成立“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构建“公共大脑”成为企业的共同诉求。目前,“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已与楚天云公司进行合作洽谈,希望通过这一信息化大平台,为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提供软硬件支撑及数据服务。
湖北智造有需求
11日,在武汉天远视有限责任公司产品展示区,一个名为“AI3D”的基于机器视觉的三维建模系统让人眼前一亮。
公司CEO李熙尧让记者站定后,掏出手机对记者进行视频环拍后,记者的人体三维模型便呈现到李熙尧的手机中。在手机屏幕上,李熙尧可随意拖拽、放大或缩小记者的三维模型。
李熙尧介绍,AI3D是天远视的核心工具级产品,对任何需要建模的物体(包括城市级别)都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三维重建。目前,公司相关系统每天的数据极值吞吐量达30TB,并已经自建基于三维数据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平台,训练机器更全面的感知、认知世界。
李熙尧透露,一张10平方公里的城市三维模型地图,传统三维建模方法,需要10个人做半年,费用达数百万元;采用天远视AI3D技术,三维模型均由系统自动构建,不需人工干预,一周不到即可完成建模,且费用很低廉。
李熙尧对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很期待。他认为,未来是三维数据的世界,湖北作为大学的重点分布省份,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被誉为国内遥感测绘、视觉领域的摇篮,有足够的基础和能力,成为国内三维数据总入口,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行业应用,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千亿元甚至万亿元产业。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从平台建设中看到了机遇。该公司语联网研究院副主任何征宇表示,公司以互联网为纽带,每年翻译文章总量达数十亿字。如能通过“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畅通分享交易机制,能让湖北“智造”形成更好的良性互动。
数据分享卡在哪
10日,记者在武汉大学珞珈创意园华中大数据交易所看到,2016年3000多万元的数据交易额赫然醒目。“数据是有价值的。但人工智能数据分享机制仍有卡口。”华中大数据交易所总裁吴爱国透露,目前,交易所交易的数据包括两大类,一是企业的征信数据,二是新闻资讯、社交媒体产生的互联网公开数据,可供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的数据几乎没有。
吴爱国说,现在国内大数据交易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通过“网络爬虫”技术窃取数据的违法行为仍然存在。为让大数据交易公开透明,交易所获得的企业征信数据,全是与银行及第三方科技服务公司合作取得。由于知识产权和数据保密等因素,交易所2015年成立以来,没有人工智能企业客户参与交易。
供机器学习的数据资源匮乏,让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彭智勇很头疼。
彭智勇承担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从专利数据中挖掘价值信息,目的是帮中小企业研发提供决策参考。“人工智能要想让机器拥有人类的智慧,必须有大量高质量的数据供机器挖掘分析,不然得到的结果都是片面的。”
彭智勇认为,高质量的原始数据,加上强大的计算硬件资源,是湖北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基础,“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则是串联软硬件资源的桥梁。“美国西部淘金热最赚钱的,不是蜂拥而至的淘金人,而是卖铁锹和牛仔裤的商人。”北京国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田冰说,“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就像是卖铁锹和牛仔裤的商人,发展前景值得期待。(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