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看共同:盘活钱与地 自主建园区 率先搞股改

陈开财恨自己一直没开窍。

5年多前,他所在的伍家岗区伍家乡共同村,因为城市拓展和园区建设,大量土地被征用。

“青苗补偿费到手了,可土地补偿要不来,这一大家子往后怎么活?”陈开财由此踏上上访路。

现在,老访民开了窍:“当初不分个精光,才有现在的福气,每月的养老金不说,今年8口人股权分红就能拿两万元。靠着‘共建共享’,我还上什么访呢?”

(一)

2012年,城市东拓。东站路、花溪路、峡州大道穿共同村而过,三峡物流园、宜昌生物产业园接踵而来。这个传统农业村开始征地拆迁,并创下10天搬迁125户、腾地1550亩的“共同速度”。

根据市政府出台的村级留用地政策,共同村的村级发展留用地为108亩。

轰轰烈烈的拆迁之后,不少失地户开始盯着土地补偿费和村级留用地。

村党委捧出发展蓝图进行引导:用活土地补偿金、村级发展用地,自主建设企业园,既引进客商落户,又收取厂房租金,还带动村民就业,总比一锤子分光吃净管得长远。

多数村民给予了理解和支持。

短短3年时间,共同村自主投资2亿元建成全市首个村级园区——宜昌高新区共同科技企业创业园,总建筑面积达13.9万平方米。

现在,包括世纪联合创新、湖北创全电气等高科技企业在内的38只“金凤凰”已经入驻该园。

(二)

随着企业进驻,加上毗邻三峡物流园、生物产业园,1000多村民就近就业。同时,村集体收入有了稳定来源:厂房面积的七成已经签约租赁,租金1060万元。

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800万元。

集体的“腰身”粗了,惠民的力度也加大了。村党委制定“共享十条”,包括养老金、小区物业补贴、大病医疗救助、中小学生交通补贴、敬老津贴等。全村55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男性近400人,平均每人每月养老金150元。村民最高可享受村级大病救助1.1万元。按“共享十条”,村集体年支出在300万元至320万元之间。

此外,村里在村民集中安置地——共同沁苑小区拿出1000多平方米,专设康复训练室、图书室等“七室”,丰富了居民的文体生活。

(三)

共同村,是伍家岗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村。

为什么改?“这是‘共建共享’的升级版,也符合中央的精神。”蔡琼说,长期以来,农村集体资产基本由村委会打理,名义上村民“集体所有”,实际上却“人人无份”。搞了股改,资产变股权、村民当股东,集体资产的权属就不再是模糊的、虚的,持股人和股份合作社“绑”在一条船上,都得同心同向来划船。

股改方案设置集体股和个人股两大类。集体股占51%,用于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公益事业支出,确保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个人股占47%,确保发展红利村民共享,长期受益。另2%为精准扶贫股,用于贫困户的精准帮扶,确保股改受益不落一人。目前,村里已完成资产清算、人口清查和成员界定,锁定1886人为股东。

按照初步分红方案,今年首次分红额度为500万元。

“有了股权,细水长流,而且股权可继承,世代受益,这种‘长期饭票’,确实比一口吃个‘胖子’强!”村民胡秉忠说。(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