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了12年的“烂泥湾”,活了! 五峰楠木河村高山垦荒记

荒了12年的狮子垴第一次有了烟火气儿。

那狮子垴是什么地?海拔1900米,人称“崩尖子”,当地人打趣的“有狮子无球,有凤凰无头。有猫儿无鼠,有灯盏漏油。”说的就是这里又偏又穷。

5月18日,记者驱车来到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五峰镇楠木河村,去狮子垴一探究竟——

开阔的山谷间,新开垦的土地像一层白布斜搭在山坡上,一排厂房立在路边,一个个“黑点”在田畴间穿行劳作。

“一天一个样,每次来看都会激动。”同行的驻村工作队队长肖永石有些按捺不住,一路向前,“你看这里,都是刚栽好的云松,底下的苗就是独活。这一块也清理好了,摆上轮胎,到时候再放上蜂箱……”

“土地平整、土质好、向阳。”就是这样一块在肖永石口中反复念叨的“宝地”,为何荒了整整12年?

五组的吕学成最有发言权:“以前那都是亏在路上了。”

原来,楠木河村地处深山,村里土地零散,还面临土质不好等问题,独独山上狮子垴一带最适宜种植。2008年,村里在全县率先喊出“高山蔬菜”的口号,并引进合作社在狮子垴种了800亩萝卜,吕学成就是最早在这里种地的一批农民。

可谁也没想到,明明长势好、收成足,却偏偏因为烂泥巴路无法通车,萝卜运不出去,全烂在地里。吕学成不死心,得空就往山上跑。10来年间,眼睁睁看着山上零星的几户人家也渐渐搬走,从前垦好的地荒草丛生,“宝地”真的成了“荒地”。

“路不通,这里怎么搞都起不来!”狮子垴成了全村的心病。

2015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村里有了大变样,新房子盖起了、农网改造了、安全饮水有了,茶厂建了……最重要的是路通了:从最开始的仅一条通村主干道是水泥路,到现在全村硬化道路里程达到80%,全县规划建设的“五西高原”自驾游环线也通到了狮子垴。

“开荒去啰!”

时机来了,2019年底,村里把狮子垴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引进5家专业种植合作社,按照“林药蜂”种植养殖模式建设产业基地。目前已栽下8000多株云松,并在林间套种320亩独活、云木香等中药材,田边养殖中蜂,蜜蜂采集林木及药材花酿蜜,最大限度获得多层次效益。

此外,村里还将土地划分给贫困户承包,并提供种苗、肥料,贫困户可选择按标准自种,也可交付给合作社代种收取租金。

为了统一安排,村里将因疫情未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组成生产队,根据合作社需求提供用工岗位,以每天不低于100元的标准支付工资。

“又有地种,又有工做。”吕学成早早加入了开荒队伍,在山上自种了2亩独活,还加入生产队。每天早上乘上专车沿着平整的山间公路前往基地,耕完自家地就去帮工,两头忙活,不亦乐乎。

“我们会继续开垦剩下的400亩荒地,计划全部按照高标准农田来打造,后期也会发展效益更高的种苗产业。”村党支部书记伍学林信心满满。

如今的楠木河变了,狮子垴也变了,大家也编出了新叫法:“一沟两面坡,手擎灯盏窝。绣球逗狮舞,楠木引凤落!”(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宋志豪 通讯员 王登府 王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