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某工具制造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气动套筒及汽保设备制造企业,年产套筒总成1000万个,80%的产品出口美国,受海外疫情影响,公司产品出口受阻。近日,通过“双千”服务,该企业被纳入“企业方舱”,取得协调金融机构支持,有效缓解了资金压力。
截至4月底,全市“双千”活动共收集企业各类问题4364个,已办结3864个,办结率达到88.5%。全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已达99.7%,全市用电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以上,4月30日用电量首次同比增长1.23%。围绕“双千”工作,凝聚服务共识。截至目前,全市33名市级领导已走访68家重点企业以及50个重点项目;238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累计走访371家企业。
为进一步深化“双千”服务,市双千办将1427家工业企业、1515家服务业企业、435家农业企业纳入“双千”服务对象,逐一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帮扶责任清单。市、县两级联企干部指导帮助企业建立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抓好员工食、住、行、车间管理在内的全过程管理,严防疫情发生和交叉感染。宜昌城建控股集团“双千”工作专班深入6家联系企业一线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及疫情防控情况,送去价值近6万元的防护服、口罩、酒精及次氯酸钠原液。截至目前,全市没有发生一起企业生产聚集性疫情。积极落实续贷、展期、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缓解市场主体短期流动性危机,截至4月29日,全市累计续贷58.36亿元、展期82.75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65.71亿元,应延尽延的政策落实率达到99.7%。
为进一步畅通“双千”服务渠道,市双千办先后编印《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指南》《宜昌市“千名干部进千企”服务活动联系手册》和相关政策汇编,开通“双千”服务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定期公布问题解决进展情况,专项协调小组对重点问题进行攻坚研究,各级各部门形成合力精准推进“双千”工作,将“双千”服务活动有机融入当前化工转型、工业技术改造、招商项目建设、小进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困难企业解困、银企对接等重点经济工作,聚焦企业办事的堵点难点痛点,分工合作,加强联动,齐抓共管。
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落实各级出台的稳岗补贴、财税支持、社保、公积金、水电气价格等优惠政策,我市将疫情期间国家、省市出台的税费减免、就业补贴、水电气降价、财政贴息、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惠企政策汇编梳理成 “一表清”,强化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市经信局先后两次召开政策宣贯视频会,向全市2000余家企业宣讲优惠政策。(三峡日报 通讯员赵巍、王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