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柏河玄庙观水库生态清淤工程现场。三峡日报通讯员 熊先春 摄
4月18日,在位于远安县嫘祖镇的黄柏河玄庙观水库生态清淤工程现场,记者登上气动吸泥泵生态清淤船,7名工人戴着口罩,身穿救生衣,紧张地忙碌着,黑色泥浆通过管道从库底喷出。
“气动吸泥泵每小时最高可吸180立方米泥浆,目前还在加紧调试泥水比例,确保含泥量要超过20%。”清淤员蒋春发一边紧盯泥浆管道,一边打趣道,“要不然岸边的两台板框压滤机可‘吃不饱’咧!”
项目技术负责人谢邦元介绍,项目总清淤面积约0.95平方公里,清淤总量约20.25万立方米(水下自然方)。“为防止二次污染,气动吸泥泵作业时,吸头扰动水体的面积控制在5至8平方米范围内,同时清淤船四周裹着吸油布,确保柴油不会渗漏到水里。”
走进岸上的淤泥处理车间,一块块带有花纹的泥饼正从传送带上不断掉落,逐渐堆成一座小山。板框压滤机旁,工人们不时拉下暂停线,查看泥饼脱落情况。
“泥浆制成的泥饼可以作土壤改良剂,加工余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再排到水库。”谢邦元拿起一块泥饼,向记者介绍道。
玄庙观水库总库容4215万立方米,是黄柏河东支流域饮用水源地上游第一级水库。由于磷矿大量开采、农业面源污染等造成底泥含磷量超标,对水体造成污染。自2013年以来,水库局部地区多次发生水华,威胁水源地供水水质安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清淤项目总投资5674.71万元,目前已落实中央、省市项目资金4200万元。工程采用河库三维智慧监测系统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先用气动吸泥泵吸出库底淤泥,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岸上淤泥处理系统,使用脱水固结、余水生态滤池处理等技术,实现淤泥处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稳定化、绿色化,有效去除污染底泥,改善水库水质。据介绍,山区深水水库清淤在全国并不多见,在湖北尚属首次。
“特殊时期,项目现场实行全封闭管理,没有紧急情况,人员不得外出,外人也不能随意进入。”玄庙观水库管理处主任曹洪告诉记者,员工早晚各测一次体温,2人一个宿舍,实行分餐制,每天都会对作业现场进行消杀。
为确保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玄庙观水库管理处从2月份就开始制订防疫方案,储备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在主动接受远安防疫指挥部检查后,项目于3月25日正式复工。
4月1日,黄柏河流域管理局又与市疾控中心联系,聘请一家专业检测机构,到施工现场对全体员工做了血清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虽然因疫情耽搁了两个月,但目前34名员工已全部复工到位,有信心在明年底完成全部工程。”眺望身前的绿水青山,曹洪坚定地说。(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付江山 杨心羽 通讯员 熊先春 刘祥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