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大爱战疫魔

2月23日,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向慈善总会捐赠价值近8万元的海带

美国华商会向市慈善总会捐赠10万余件防护物资,2月24日运抵宜昌。

云上宜昌客户端消息(记者田云兵 通讯员朱东梅)农历鼠年伊始,人们迎接新春佳节的时候,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

疫情就是命令!宜昌“慈善人”迅速集结,不舍昼夜汇集人间大爱,有力支持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紧急行动,搭建爱心通道

农历大年初一凌晨6时,进出宜昌城区的道路开始封闭。军人出身的市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余长虹觉察出了疫情的严重性。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宜昌慈善人不能缺席。来不及多想,他拿起手机编发短信,要求总会机关所有工作人员立即到岗。

在他的主持下,《宜昌慈善疫情防控爱心募捐大行动活动方案》不到两小时就完成了。经过反复修改后,立即依法依规上报备案。下午5时左右,活动方案便通过市内外的多个公众媒体向社会发布。

鉴于疫情发生后广大市民居家隔离、不宜外出活动的实际状况,他们还充分利用“指尖慈善”的智能优势,同步开通了宜昌市慈善总会官方网站和“宜昌慈善”微信公众号两个“网捐”通道,公布了疫情防控所需医疗物资的信息和24小时对接服务方式,迅速搭建起了“社会各界──慈善组织──疫情防控一线”的快速通道,“时对时”、“点对点”,高效便捷。

宜昌“慈善人”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在第一时间科学分配……顺应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爱心援助疫情防控的强烈愿望,缓解了全市疫情防控的物资和资金需求。

涓涓暖流,汇集社会力量

一个个电话,一条条微信,传递着一个共同的愿望:我们要为抗“疫”助力!

涓涓暖流感动和激励着宜昌慈善人。他们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使命和责任,在“看不见”的阵地上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精准对接服务。在近60天的时间里,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先后帮助203个单位和8.3万多公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实现了捐赠的愿望。他们多方协调,使30多批共4.1多万件最紧缺的医用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从美国、巴西、瑞典等多个国家抵达宜昌抗疫一线。他们主动与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和其它民营企业沟通,捐赠款物支持宜昌战“疫”,累计对接落实捐赠资金1亿多元和物资63批次,仅三峡集团一家就向宜昌定向捐赠资金4000万元。

及时安排款物。市慈善总会“事不隔时”的效能,将捐赠资金和物资及时安排到疫情防控最需要的地方,应了“最需”、救了“最急”。据统计,从1月25日到3月24日,市慈善总会共下拨捐赠资金673笔共 3.3亿多元;分发捐赠物资385批次共8.18万多件,做到了捐赠资金日清零、不存账,捐赠物资当日清、不留库。他们探索和推行的捐赠资金按捐赠意向“到账即拨”、捐赠物资“预分配“和“车上发”等工作模式,受到了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肯定和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应需引导捐赠。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市慈善总会共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需求信息2300多条,有效引导了社会捐赠与防控需求的精准对接。市中心医院江南院区被确定为定点收治医院后,医疗物资紧缺。市慈善总会紧急请求武汉大学校友会等多个爱心单位定向捐赠,使近万件医用物资及时投放到该院区解了燃眉之急。他们还及时请求人福展康(宜昌)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等20多个爱心单位为给宜昌城区募集和捐赠口罩35多万个、体温计3.2万多支、84消毒液和医用酒精30多吨。

阳光运行,款物去向透明

市慈善总会在开展疫情防控社会捐赠工作中,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慈善公信力,自觉恪守“第一时间”节点,把接收捐赠、安排捐赠款物的情况全程置于阳光下,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赢得了捐赠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广泛信任。

第一时间反馈捐赠人。市慈善总会坚持捐赠款物“收到即告、安排即告”的原则,对收到的每一笔捐赠和捐赠款物的安排情况,都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接收函、捐赠证书、感谢信等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向捐赠人反馈信息,让捐赠人放心。捐赠活动开展以来,他们先后根据接收捐赠和捐赠款物安排的进度,即时向海内外发出捐赠接收函539件、捐赠证书35600多个以及感谢信1430多封。一位远在北美的宜昌藉华人张素琴女士得知家乡抗击疫情缺医用物资时,立即通过募捐购买了一批N95口罩捐赠给宜昌的一家医院,当收到市慈善总的接收函和感谢信后,她立刻发微信给市慈善总会负责人,称“这么快,好开心”。

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打开市慈善总会的官网和“宜昌慈善”微信公众号,进入“宜昌慈善疫情防控爱心捐赠”项目栏,公众对社会捐赠的每一笔款、每一件物以及去向,都一览无余、清清白白,这是他们运用互联网技术打造的“捐赠即时登录、安排即时显示”的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捐赠人和广大公众全天候都能随时查阅。他们还建立了“有接收就公开、有安排就公告”的信息公开制度,已先后通过总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了35期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和安排情况的公示公告,分时段、递进式、高精度地向社会公开了接收和安排每一笔捐赠资金和每一件捐赠物资的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一时间回复质询。市慈善总会把公众的信任度视为自己的生命,一直是在全国全省享有极好口碑的慈善组织。在这次疫情防控捐赠活动中,他们又以依法行善、直面质询、答疑释惑、取信于民的求实作风诠释慈善的公信力,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从启动疫情防控专项捐赠活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同步开通了24小时接受社会监督“热线”,全天候受理社会各方面的询问、质疑和投诉,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努力在大考中赢得满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