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态下对文学走向的展望

变化的网络语境与动态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发展的这二十余年,从最初的BBS留言板,到网站论坛,再到博客、微博,再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自媒体。起初是榕树下一些等非营利的网站,然后网络写作和阅读被敏锐的商家发现可能会成为新一代主流的文学方式,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像晋江、起点等聚集了大批写手以及他们带有新媒体俚语和文体形式的作品,于是逐渐商业化,也逐渐有大公司进行收购和融资,进而在2002、2003年之后出现了VIP付费阅读的商业化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种形式都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迅速的“火上几年”,然后又有一种新的形式出来取代它。也就是说,“网络文学”始终是一个变动不已、生生不息、依然在发展中的状态,直到目前为止虽然已经有了比较成型的盈利模式,但对它进行理论上的总结,还为时过早。我们仍然身处在巨大的变化当中,尽管在这二十年当中,在形式上发生了移形换位、兔起鹘落的多种变形——比如读者和接受在文学传播流通中的权重增加,这会影响到既有的作家与作品中心的观念,但是文学运作的一些基本规则还没有发生质的转型。

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老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协会青年委员、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理事等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创新项目等多种。出版有《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的共和》《千灯互照》等多部著作,曾获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文学奖等荣誉。

2000年或者2001年左右,网络文学在中国刚刚兴起两三年的时间,它的初兴,曾经让很大一部分关心当代文化前沿的人非常兴奋,但也产生了一个幻觉,就是觉得网络文学似乎允诺了一种更开阔的文学自由,而我们在一种线性进化论的时间神话当中,对新兴科技充满了崇拜,认为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会给我们的文学打开更大的空间。因为,在网络上写作主体可以是匿名的,理论上来说人人都有发表和批判的权利,它是可复制的、低成本的、快捷传播的,这样的话,只要受过基本的语文教育和简单上网技能,谁都可以去接近它、参与它。网络文学也没有传统纸质刊物的审稿机制,评论也不是由专业人士、学院派、批评家所垄断。所有这一切,可能会带来一个很大的自由度:在内容上会更加的多姿多彩,形式上能够更加的不拘一格,语言上有新颖别致的创造力;对于读者而言,也特别的便捷,网络提供了一个流动性的、开放性的虚拟空间,形形色色的网民突破了作家身份的限制,不停地进来、出去、接续,使得创作、流通、评论等成为活形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某个定型了的文本。

这种美好的想象在几年后的发展当中,我们很快就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如果用更精确的说法,应该是谈网络时代的文学或者网络语境中的文学,而不是“网络文学”。虽然“网络文学”在中国大陆已经发展了二十年,但是从一开始,关于网络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就存在争议,而且迄今为止也没有达成具有共识性质的定论。我们可以先搁置这样的争论,直接进入了我们当下的文学生态当中来,讨论“网络语境”之中,文学发生发展的种种变局,狭义的“网络文学”自然也是内在于这个网络语境的文学之中的。

下面我简单谈三方面内容,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

参观者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展览上观看古代文学经典古籍。新华社发

未来已来,过去未去

2017年10月,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然后已经开始在《华西都市报》开辟了自己的诗歌专栏。对于诗人作家们来说,这是一个震惊性的新闻。之前“阿尔法狗”下棋战胜了人类棋手,那个时候网上就有一系列的讨论,有人就忧心忡忡地觉得人工智能将来可能会全面取代人类;而另一部分人觉得文学可能很难被取代,因为它涉及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内容,那些东西无法用程序输入或算法算出来。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文学被认为是人类最后的堡垒之一。而小冰的出现,则让人们不得不意识到,危机已经来临,确切地说,文学的危机已经来临。这就是一个大势,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未来的趋势已经显示出来,人类目前的绝大部分技术手段、工种分类都将会出现一个很大的变局。未来社会的雏形已经出现了,包括智能城市、智能汽车、佩戴式与植入式的设备等等。只是这种未来还没有普及开来,我们谈论文学,尤其是谈论当下的网络文学,必须应对这样一个新兴的技术背景和社会环境。

这个大势对于整体性的文化而言,将会带来三方面的改变。

第一,生产与消费连为一体。具体到文学上面来讲,网络上即时性的互动会造成一个新的局面,就是互动式的文学生产方式,文学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能合为一体。美国传播学家Henry Jenkins将这种由于Web2.0技术催生的新型媒介文化成为参与性文化。加拿大学者托马斯·拉马尔的《御宅族文化经济——论资本主义与粉丝媒体》也对这个方面有很好的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一看。

第二,文化生态和社会形态相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我们社会处于越来越多的符号复制并替代现实的语境当中,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居伊·德波所谓的“景观社会”、奇观社会、符号社会和表象社会。形象大于现实,符号的自我复制成为“拟像”,它可能比真实更真实,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真实”。我们之前文学讲的人的生命、直觉、意识、判断等,表象与内涵、能指与所指等等的二元对立统统将会被化约平面的形象,谈论文学的时候很难再进行某种深度模式讨论,而是表象本身成为一种现实,那么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更多是人与符号之间的关系,甚至人自身也会成为一种简化了的符号式的人。

因此,就自然引出第三点,后人类社会的出现。我们都知道从传播史上来讲,人类的传播形式经历过了人际交往的口头传播,由于传播主体的时空局限,文化传播特别缓慢,其中的文化是歌乐舞一体的,人可以说是“混沌的人”。文字发明之后的书写传播,扩大了空间范围、延伸了时间的长度,随之诞生了一种具有反思精神和思想反刍意味的“深度的人”。古登堡革命之后是大规模印刷时代的到来,新闻报刊与20世纪以来的广播、电影视等共同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文化进行的“皮下注射”式的那种传播模式下,它的受众是一种“无个性的人”。这是一个由小众到大众的发展历程,也是一种人的演变过程。到了互联网时代,又迎来一个重新小众化的过程,也就是麦克卢汉所谓的“部落化”,一个新的分众传播的时代。即人们按照各自的趣味、知识背景、审美倾向被划分开来,聚集在不同的网络群体之中。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传播中的人,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人”。粗略地来讲,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分别应对的是农牧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不同社会形态。在互联网信息社会中的人,对世界的感知方式、情感模式跟此前社会中的相关内容已经完全不同了。

在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人们在“书香驿站”阅览图书。新华社发

人的延伸和主体的退隐

上述讲到的变化,归总起来是媒体新格局所带来的人的变化。但我们需要弄清楚网络文学在这个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网络文学带来的文化与社会的变化,而是它自己内在于整体文化的大转型之中,是整体文化大转型带来了网络文学的种种新鲜因子,而不是网络文学给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新的经验、新的思想或新的认知模式。

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转型当中,文学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都知道麦克卢汉的一句名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对文学而言,却是既有文学主体性的退隐。

网络传播的快节奏和海量信息,带来的是人在面对巨量信息时候的手足无措和精神涣散。在印刷文明和书面文化时代,阅读是一种沉浸性的体验。但网络阅读则是轻阅读和泛阅读、快阅读,这样的阅读必然会带来的是思维的日益碎片化。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化和大数据化,使得用户取向成为主导型的文化选择模式,其结果是必然使得信息变得窄化。大数据是一个热门话题,争议也比较多。以前《纽约客》上有一篇Michelle Nijhuis写的文章叫How to Call B.S. on Big Data: A Practical Guide。他介绍了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学生如何从大数据中辨别出什么是胡扯,什么才是真正的信息。因为胡扯者(bullshitter)和扯谎者(liar)还不太一样,胡扯者并不在意信息的真假,而只是在意自己在信息占有上的便利地位,我们看到一个信息的时候,应该在心里问一句:“是谁在传递这个信息?他或者她是如何知道这个信息的?他或她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个信息?”大数据为基础的论断如何看上去太过正确了,以至于看上去都不像是真的时候,它可能确实不是真的,因而,要警惕大数据的可信性。大数据往往把相关信息进行不对称的比较,而相关性并不一定导向因果性。同时,还要对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傲慢保持自知之明,因为虽然机器和算法不一定是带有偏见的,但设计算法和操作机器的人却有可能带有偏见。

说起来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信息的极度过剩,另一方面则是受众在无所适从中的信息窄化。按照迈克尔什伯格和库耶克的说法,大数据时代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不再匮乏,而是充分丰富,甚至是过度的;二是大数据不追求精准性,而只是追求大致的方向;三是大数据只注重相关性,只告诉你“是什么”,不告诉你“为什么”。这样一来,因果链条、形式逻辑的既有文化模式就失效了。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会让网络平台按照用户兴趣取向推送内容,用户这方面呢,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内容。两个方面结合,会使得受众所接收的信息越来越趋向于狭窄,只看到他想看到的内容,也就是愈加趋向于单一化、平面化、肤浅化、娱乐化。

詹姆逊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时代进入了“后文字”时代,以前,我跟作家李陀交流时,他说到一个概念叫“后纯文学”,我觉得这个概念可以用来描述我们当下的文学状况。李陀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当下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和批评家,2000年左右,他曾经在接受上海记者采访时,对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纯文学有一些反思。纯文学话语的兴起,强调的是文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体性,这在当时的时代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但是发展了几十年尤其到了21世纪以来,“纯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权威性话语,它使得文学越来越个人化、“向内转”,而对于广阔的时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缺乏回应。

我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后,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尼葛洛庞帝所谓的“数字化生存”当中。他说的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真正的个人化时代,与大众传媒时候那种覆盖面大、迎合面小的情况不同,数字化生存是“随选信息”。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大概是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好是网络在中国兴起的时候,二十年过去,他预言的一些内容正在逐渐成为人们目前生活的现实。网络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起点一般会被认为是1998年疯传的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正如我前面所说,网络文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20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文学界曾流行过一句话叫作“作家总是被创新的狗撵着跑”,而现在的情况是:网络文学的作家们被资本的鞭子抽着走。也就是说,目前网络文学的平台往往被资本所操控,利益最大化是它的诉求,就导致商业化乃至过度商业化是它的必然走向。现在的很多网络作家写东西,一开始的愿望就是能够形成有影响力的IP,把版权给卖了。

2015年是所谓的中国IP元年,在各种创意产业和文化开发项目的谈论中,IP都是一个热词。南京的批评家何平教授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观点:大家都在谈IP,但是没有I的话,它就失去了其核心。也就是说,网络文学应该有个创意核心,如果没有独特性的、创造性的东西,都是套路化的东西的话,那么它就什么都不是。而现在的网络文学恰恰是套路化的,追求的是能够具有消费价值,进而也就具有销售价值的“爽点”。“爽点”这个东西可以归纳总结,比如说男性向的网文,爽点往往是女人、权力和暴力。根据这几种爽点,网络文学分化成不同的类型写作。比如黑帮文、特种兵文等重在暴力宣泄,奇幻、修真、穿越、官场类作品等重在权力与阴谋,还有一些都市暧昧文等则重在女人。女性向文的爽点在于情感、财富和自恋,这就衍生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自恋文,宫斗、宅斗、职场斗的各种腹黑和钩心斗角,还有“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玛丽苏、白日梦、宠溺文。数以万计乃至百万计的网络文学,都可以总结为这些窠臼,除了极少数作品,并没有提供给我们新的经验、新的思想或者说新的审美方式。

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乐于谈IP及IP衍生品,其实忘了IP的原初意义在于知识产权。数量巨大、面目雷同的网文,往往会存在段落文字或者情节创意抄袭的情况。比如最近几年有个网络小说IP改编成了著名的电影以及电视剧,结果在电影和电视剧播放期间,一度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有网友指责它大量抄袭了另外一个人的作品。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涉及如何在新的语境中秉持写作伦理的问题,它又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而涉及在印刷文明时代产生的知识产权法是否无法应对变化了的文化语境的问题,目前在立法方面的工作尚做得不够充分。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发展令人瞩目。资料图片

后文学时代,文学何为

基于上述对网络时代的文学变局与困境的描述与分析,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提问:后文学时代,文学何为?

我以为,从总体上来说,网络语境中的文学会向三方面发展,一个方面就是多媒体的泛化,文学的形态从单一的文字文本,延伸到音、影、图、文等多种形式,除了我们经常谈到的具有无限导向的超链接“超文本”,还有以文字文本为中心衍生的手游、动漫、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拟定我们时代的“文学性”。即文学泛化了,它再也不是被少数精英所操持的、以文字为主导形态的东西,而是如同我们现在热门的话题“媒介融合”一样,进行了“文学融合”。就像麦克卢汉所说的,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并不意味着老媒体的死亡,而是将老媒体作为自己的内容。

第二个方面,文学成为走流量的娱乐文化之一。目前“网络文学”的主体就是这种流量文学,它以被更多受众点击、阅读为旨归,目标是赢得更多的收益。在没有发明新的术语之前,我们可以称这种文学是一种类型化的文学。这种网络文学与我们一直以来教育系统和知识体系当中的文学已经大为不同,我们习以为常的“文学”是伴随着现代大众印刷媒体和民族国家兴起过程中具有多种功能的文学,它具有教育、认知、审美、娱乐的多方面价值,其中起最主导作用的是启蒙,即文学必须要与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相联系,并且指向某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美好愿景。如果按照这个现代文学的经典界定,那么类型化的“网络文学”实际上就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它顶着“文学”之名,但最主导的诉求则在于娱乐,并且试图从娱乐中获利,审美、教化或者文化创造并不是它的关注点。

第三个方面,在网络语境中,除了泛化和类型化之外,也可能存在一种反类型的文学。就是在以大数据为主导的网络语境中,文学身处技术、资本等多重因素的夹缝之中,反倒会激发出一种新的文学主体的诞生和新文学的发明。文学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与自由而有创造性的心灵有关,有着无法被类型化写作所规约的那些潜意识、非理性层面的东西。那些暧昧的、玄妙的东西,可能在书写中重新被聚集起来,在分众和群落化的传播中再度精英化。我觉得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学的创造力、想象力不受承载形式和传播形式的束缚,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是新文化的生长点所在。

上述三种文学走向,可以概括为文学的泛化、类型化与反类型化。虽然说大势将至、未来已来,但是如果我们不再将文学僵化地理解成现代以来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之类——当然那种观念如今依然有效——而是将其作为具有生产性的文化创造与实践活动,那么,它就依然有可以作为的地方。它的意义在于同人类不断变化的肉体经验的亲缘性关系,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比拟的,我们正是在经验中行动,在行动中形成观念、思想与审美,文学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终落脚于生活的实践与社会的参与。

(光明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