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成立“阳光医院”干预医患心理
3月2日,武汉市第一医院一位医生来到该院门诊6楼“天使避风港”工作室,进行心理放松减压。一线连续工作一个多月,她说现在穿上防护服就头晕。经过30分钟“话疗”和VR放松,她表示轻松多了。
2月18日,作为新冠肺炎重症定点医院的武汉市第一医院,联合前来支援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等11支医疗队,在全市成立首家“阳光医院”,组建“圆梦心理睡眠联合干预工作组”(下称工作组),为患者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危机干预、心理疏导和睡眠障碍干预。工作组与病区医生一起,为患者定期进行联合查房,“天使避风港”工作室主要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减压,综合干预。
据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对226人次住院新冠肺炎患者的睡眠、心理测评,发现高冲动风险占3.2%,中重度失眠占26.4%,中重度压力占10.5%。
对116名前线医务人员测评,发现高冲动风险占3.2%,中重度失眠占17.3%,中重度压力占9.5%。
“阳光医院”旨在通过心理治疗、身心同治,最终实现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全康复。
据了解,工作组已开始对患者躯体、心理联合查房,建立三级或二级医生心理查房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心理交班制等。对患者进行各项风险评估,给中度及以上失眠、焦虑、抑郁患者精神专科药物+心理治疗。还开展了线上公益科普宣传、心理讲座、心理咨询。
(来源:湖北日报)
监利:组建心理危机干预团队
“看到患者转为重症、甚至死亡,我感到生命很无助。”2月25日,监利县心理危机干预团队成员邓萍接到汤超丽的求助电话。汤超丽是该县中医院手术室助理护士长,连续工作多日后,她情绪有点低落、思想压力大。
电话这头,邓萍默默倾听,不时回应,不断给汤超丽加油鼓气。“社会的认可、亲人的鼓励是对她们最好的安慰,有时候她们就是需要一个倾诉对象。”邓萍说。果然,汤超丽敞开心扉后平静了很多。“谢谢你,我已满血复活,明天会继续战斗。”她对邓萍说。
监利县2000多名医护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在高强度、高负荷、高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容易疲劳、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疏导,会降低战斗力,不利于治疗病人。该县有156万多人,“封城”30多天,部分群众出现焦虑、憋闷、易怒、恐惧等情绪。为此,监利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52人的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由县精神卫生中心医师、心理专家、志愿者、教师等组成,同时设立志愿者援助热线,为全县医护人员及群众提供免费在线咨询服务。
“我们小区已发现1例确诊和1例疑似,打开窗户通风时会不会被传染?现在感觉周围都是病毒。”2月26日,60岁的陈大爷拨通志愿者热线问道。心理咨询志愿者万艳娇先安抚陈大爷,再向他介绍监利县疫情防控信息,讲解医学知识。她说,最近接到多起类似的求助电话,志愿者们会讲解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病毒,介绍相关知识,让他们的焦虑情绪慢慢缓解。
目前,该县心理危机干预团队已为70多名医护人员、6800多名群众提供心理干预和咨询服务。该县还利用县长热线、新媒体官方平台等渠道,受理群众求助信息和心理咨询2万多条。
(来源:湖北日报)
五峰:组建“心理温室”开展心理疏导
3月2日,五峰渔洋关镇清水湾村党支部书记周俊看到村民李某发来的感谢短信,总算松了一口气:李某的“心头病”总算治好了。
2月28日深夜,忙完疫情防控的周俊刚刚躺下就接到了李某的电话,称自己发烧。一听到“发烧”两个字,周俊迅速叫上村医,一起赶到李某家中,为其测量体温。“36.8℃,不发烧。”第二天李某又打来电话,称自己感觉胸闷。结合前一晚的谈话,周俊发现李某应该是得了“心病”。当即和李某交心谈心1个多小时,并连续多天帮其疏导,解开他的心结。
周俊介绍,为了引导村民正确对待疫情期间的心理变化,渔洋关镇于2月9日就组建了“心理温室”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17名“心理辅导员”覆盖全镇各村、社区。自“心理温室”上线以来,该镇已开展心理疏导187次。
(来源:三峡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