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行动·抗疫心文】系列心理辅导文章由湖北省妇联携手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心理学会的相关专家学者联合推出
对于很多小学生家长而言,大家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但是面对延迟开学且没有明确开学日期的消息时,大家可能真的有点“崩溃”。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男孩的家长,我深有体会。我也是一直在实践中摸索,走过很多“弯路”,现在依然没有带着孩子走上欢乐成长的“康庄大道”,但是我发现有几个小工具,可以让我们离“康庄大道“近一点,借着这个平台,分享给大家。
一、 关系先行
没有好的关系,再好的信息也无法有效传递,做咨询是这样,做家长同理。所以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好的亲子关系,就像是畅通的管道。相信很多辅导过孩子作业的家长都有这种体会,一道题讲几遍孩子不会做,家长很容易就开始吼,结果越吼效率越低,一个团结进取的学习之夜很快进入涕泗横流的悲惨世界,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想要的,是让孩子学会这道题,但是吼叫毁掉了好的关系,大人孩子这时都陷在各自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讲的东西再正确,在此时也是没有意义的。做家长的控制好的自己的情绪,是在目前这种朝夕相处的亲子状态中最重要的事。控制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种愤怒的情绪背后,是一种深深的无助和恐惧,但是我们可以用几种小方法让自己稳定一点,将注意力放在事情本身而非情绪上,尽力将亲子关系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中。
1.理解孩子的认知发展特点,给孩子一点消化知识的时间,让内隐学习来帮助筋疲力尽的我们。内隐学习是指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的过程,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鏖战两小时都背不下来的课文,第二天起床后孩子居然会背了,这就是内隐学习在起作用。所以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让自己多等几天,让新知识在孩子的头脑中有进行整合的时间。
2. 贴一张提醒在书桌醒目处,用清晰的笔迹写上诸如“有理不在声高”、“理性使人进步”之类的用于提醒自己控制情绪的话语,因为孩子也天天都能看到,所以大家要尽量选用积极的语句,也可以常换常新,这样既能起到提醒自己的目的,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3.家人互相配合,例如爸爸和妈妈提前约定好,当爸爸觉察到妈妈已经处在爆发临界点时,可以靠近握一下妈妈的手,或者轻轻拍一拍妈妈的肩膀,这种支持性的动作可以将即将爆发的一方从剧烈的情绪状态中拉回到此时此地,缓一下再继续好好说话。
4.拥抱孩子。孩子越是让你觉得头疼的时候,其实是他越需要爱的时候。我儿子今年八岁半,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孩子,我发现在我们俩“斗争”的时候,如果我去跟他讲道理或者威胁他,都只会适得其反,只有一个办法能够迅速扭转事态,就是我平静地去拥抱他。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我们的拥抱表达的是接纳和爱,孩子在拥抱中能体会到,他是被允许、有选择的,这反而会激发他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这个时候咱们再去和他讨论才是有意义的沟通。
二、 制定清单
这个寒假初期,我跟孩子经常发生冲突的一个点是,他觉得我给他布置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任务,我会觉得这些难道不是一个学生理所应当该做的吗?经过讨论我发现,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心里对任务有一个自动化的单子,哪些该做哪些不用做,哪些先做哪些后做,我心里有数,但是孩子并不清楚,所以每当我说出下一个任务的时候,对他而言都是一次“突袭”。为了避免这种“突袭”感,我们决定列任务清单,并且在每一项任务完成后画√。任务清单表面列的是任务,实际划定的是边界,一方面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今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有多少,同时也限制了一些“贪心”的家长没完没了地给孩子加任务。另外,画√也很重要,这种充满仪式感的小举动,意味着一项任务的完成,孩子不断地受到“胜利感”的鼓舞,这会不断强化他完成任务的动机。对于一些小男孩来说,可能会觉得画√不过瘾,他们喜欢把任务彻底划掉,这会让他们有一种攻克了一座“堡垒”的感觉,因人而异,重点是要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
三、 任务分块
近些年开始流行一个词,叫“拖延症”,市面上也出现了一大批帮助人们应对“拖延症”的书籍,可见偷懒这件事并不是小孩子才会做。在书桌前一坐一天,孩子烦躁、家长无奈,效率低下,怎么破?
首先,我们要观察孩子的注意力特点。每个孩子的注意力特点是不同的。成年人也一样,有的人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很久,跟他说话都听不见,有的人却是注意力分配范围很广,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我们需要知道孩子能够保持将注意力放在一件事上的时间大概是多久,这就是孩子现阶段注意力保持时间的“基线”。
其次是划分“任务块”。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基线是五分钟,我们就在和孩子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将任务分解成五分钟一节的“任务块”,一些比较大的任务,就可以被分解成若干个五分钟的“任务块”,每个“任务块”之间可以休息一分钟或者半分钟,让孩子体会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做事,而不是漫无边际地“磨洋工”。
第三,逐渐提高“任务块”的时长。五分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显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在这个基线的基础上,让孩子找到全神贯注做事的“感觉”,尝到专时专用的甜头,然后一点点提升“任务块”的时长。千万不要一次提太多,如果一下子从五分钟提到十分钟,很有可能出现注意力中途“崩盘”的情况,让孩子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和兴趣消退,功亏一篑。
文章读到这里,我相信您一定是位认真负责、不断学习的家长,您也要相信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做事风格一定会影响到您的孩子,所以,在管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寻求自我成长,一家人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家庭氛围,调整家庭规则,终有一天,淘气的“小神兽”会长大,他们不一定非得变成天使,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爸爸妈妈浓浓的爱里,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