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郑玉柳。记者王昌明 摄
2月18日下午1点15分,郑玉柳和同事们从驻地来到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进到重症病区缓冲带的清洁区,她们开始穿戴防护装备。经过几天的实战,郑玉柳和同事穿戴装备的时间,比开始快了很多,而且,穿防护衣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就可完成,不再需要靠着墙、或者坐着了。
“现在20分钟内可以完成穿戴。”郑玉柳一边在同事姚丽熙、张祯琳的衣服上写名字,一边对记者说。
晚上8点37分,郑玉柳从重症病区出来。“与宜昌市三院交接后,在张壹鸣护士长及许静护士长的陪同下,我们很快从不太熟悉到熟悉,完全进入战斗中。”郑玉柳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并肩战斗,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
换完衣服,郑玉柳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护目镜压迫后的血色印痕也舒展开了。
郑玉柳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的副护士长。1月26日,正月初二。正在漳浦老家的郑玉柳,听到医院要组织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的消息,她和爱人立即驱车3个多小时赶回医院。“在回福州的路上,我爱人说,湖北需要你,你就去,我们后方的支援一定会做好。”
回到医院,郑玉柳在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一次,她没有成为首批医疗队员。2月10日,医院又组织医护人员支援宜昌,她第一个报了名,并获准成行。
“第一次进入重症病区时,我和其他同事一样,也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工作时穿着防护服大量出汗且不能喝水,有种虚脱的感觉,好在有宜昌市三医院战友们的帮助,我很快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和状态,工作起来也顺畅多了。”
“宜昌市三医院的护理人员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团队,他们既敬业又有担当,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也很有心得。我们一对一的结对子,互帮互助,很快融合成为了一个有战斗力的医疗团队。”
车行至江边,郑玉柳的电话响了。是她儿子发来的视频。
“妈妈,您安心在宜昌工作,注意安全,家里的事不要操心,我会照顾好妹妹的!”没等孩子继续说下去,郑玉柳就挂了电话。
“儿子年读四年级了,女儿1周岁5个月,每次视频时,女儿就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待病患康复,待春暖花开,我们很快能相见了。”讲到这里,郑玉柳哽咽了……(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刘齐周 通讯员 许贤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