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不断推进,如何做好自我心理防护,保持必胜信心?如何给予一线医护人员更多的心理关爱?治愈出院的患者重回社会后如何进行心理修复?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正在武汉一线工作的全军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解放军心理专家周小东教授。
“恐慌”不同于“恐惧”,是一种正常反应
“恐慌和恐惧的核心要点都是害怕心理,但概念差别很大。”周小东介绍,恐惧的对象是具体、可见、可触、可体验的,所以也就有具体的回避方法,回避后恐惧心理就会自然消失。恐慌则不然,恐慌的对象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防范,这就给人们带来了不安,不确定的心理反应,所以,在害怕的基础上增加了焦虑和不知所措。
周小东说,此次疫情在一定范围内导致了恐慌心理的出现。控制恐慌情绪蔓延,最重要的是及时、客观、全面、真实地传递疫情信息,介绍科学防控措施。“这是避免出现群体性恐慌最为有效和关键的一环。”周小东说,同时人们要多接受一些积极信息,多看到全体医护工作者全力抗击疫情的努力,坚定必胜的信心。
周小东还认为,人们应从做好个人防护做起,积极参与联防联控,在行动中通过耳闻目睹看到希望,恐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和消失。
一线医护人员压力大,树立必胜信念非常重要
连续超负荷工作,不少一线医护人员休息与睡眠不足,出现了体能下降、晕眩、呕吐和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生理不适。
周小东认为,在出现生理不适的同时,部分医护人员可能出现心理创伤反应,如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错误,感叹生命脆弱,进而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等,还有的医护人员会感觉到不够安全,出现频繁过度洗手、噩梦连连等现象。
“医护人员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更多关注。”周小东说,进行自我暗示、树立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念非常重要。自我暗示能直接影响言论和行为,使内心变得更加镇定,有利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在疫区,还可以多与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周小东认为,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不要采取否认、回避、退缩、指责抱怨等不良应对方式,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氧运动、倾听音乐等活动上。“这样,焦虑、恐惧的体验就会变弱。”周小东说。
患者痊愈回归社会,心理康复窍门多
随着越来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这部分人群的心理问题也是周小东关注的重点。“需要加强‘支持’‘理解’和‘放松’的心理康复训练,使他们更好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周小东说。
“全社会都要关爱康复患者,帮助他们建立起平和心态,乐观看待未来前景,仅将患病当作人生的一个片段。”周小东说,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等特征,找到各式各样舒缓情绪的小窍门,比如听喜欢的音乐、看书、与家人聊天、做游戏、打太极等。
也可以在规律作息的基础上,开展定时的放松训练。周小东推荐比较简易有效的呼吸放松法:先选择一个自己认为舒服的姿势,可以选择坐着、站着或躺着,然后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胸肋下面,闭上双眼,保持慢吸气3-5秒钟直到肺部已充满空气,然后缓慢呼气3-5秒钟。在练习中,通过鼻子进行吸气与呼气时,练习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的节奏上来。“每天2-3次,每次15分钟,效果会比较明显。”周小东说。(新华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