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凤鸣在香菇种植大棚里
谭晓琳正在忙着检测耳机品质
杨金星的蛙稻套养基地。
为品牌手机提供耳机配件、产业带动乡邻致富、尝试“蛙稻”种植……近年来,远安县山区小镇洋坪,一群曾在深圳、武汉等地打拼的“80后”,先后作别大都市回到家乡,与土地为伴,与奋斗相伴,书写出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
1月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近他们中的三位优秀代表,倾听他们的发展心声。
朱宗华:耳机配件年产值200万元
寒冬腊月,洋坪镇北正街,利华电子厂热火朝天。
明亮的灯光下,50岁的谭晓琳拿起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喇叭轻放耳边,一段清晰浑厚的电流声划过;右手麻利地递给左手,再放进一张塑料包装盒里,整个过程不到3秒钟。谭晓琳正在检测耳机品质,在她身旁,20多位姐妹在不同岗位忙碌着。
这是一家专为手机代工组装耳机的电子厂,创办人名叫朱宗华,今年39岁,是土生土长的洋坪镇人。5年前,朱宗华还在深圳一家企业做跟单员。
朱宗华的妻子刘盼利介绍,2014年,在一位朋友介绍下,夫妻二人回乡创办这家电子厂,耳机零配件由深圳一家公司提供,组装成品再卖给该公司。“做多少要多少,根本不愁销路。”她说,该厂生产的耳机配件卖给众多手机品牌,还曾出口到俄罗斯,每年产值超过200万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观察发现,耳机喇叭最大直径15毫米,最小仅8毫米,一只合格的耳机要经历七八道工序才能出厂。操作如绣花,上手难么?
“只要用心就不难!培训一周就可以轻松应对。”谭晓琳在该厂工作了4年,每天经手的耳机有六七千个。“过去,我整天围着灶台转,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找能找个班上。”谭晓琳笑着介绍,上午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中午管饭,“风不吹,日不晒,累不着,每天收入六七十元,净落。”
和谭晓琳一样,该镇常年在该电子厂上班的留守妇女有30多人。若有村民不能到厂上班,朱宗华每天早上把耳机配件送到他们家,晚上再回收成品,让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
【心声】朱宗华:无论是发达的大城市,还是偏居一隅的山区小镇,只要沉下心去认真做事,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
田凤鸣:10年坚守成就种植大户
大棚里,一排排香菇长得密密麻麻,如同撑开的小伞。冷库里,一筐筐鲜菇整齐排列,只待装车出库。“这些香菇都是宜昌各大超市的抢手货。”田凤鸣乐呵呵地介绍。2019年,他种植的香菇销售额超过100万元,成为村里首屈一指的种植大户。
35岁的田凤鸣从小在洋坪镇左家坪村长大,初中毕业后到外地打工。2010年,田凤鸣还是武汉街头的一名快递小哥。一次收快递包裹时,他发现有人快递蔬菜。“老家的农产品也很丰富,何不发展快递运出去?”灵光一现,让他坚定回乡创业的决心。起初,他打算在老家创办一个快递点。不过,现实很快给他当头一棒:家乡农产品品质不高,定价高了,无人问津;定价低了,成本都收不回。
一番深思熟虑后,田凤鸣下决心从基础种植开始。首先,他瞄准南丰蜜橘种植。2011年,他流转几十亩山地,花4万多元从外地购回蜜橘树苗。哪知,当年遭遇干旱,山上缺少水源,树苗全部枯死。
田凤鸣不死心,第二年接着种蜜橘。他先花3万多元,在山上建设一套灌溉设施,又花4万多元买回一批蜜橘树苗。悉心呵护下,满山橘树慢慢长大,逐渐进入丰产期,产量逐年递增。2019年,他家蜜橘收获12万斤,收入近20万元。
蜜橘收入稳定,田凤鸣又把目光锁定香菇。2017年,他把香菇种植规模扩大到7万多袋。为掌握香菇种植最新技术,田凤鸣经常到随州等地学习取经。为给香菇寻找销路,他主动送货到宜昌各大超市对接,成功打开市场。
目前,田凤鸣为村里的15户贫困户每家提供1000袋菌袋,让他们零投入享受产业分红。他还开放新建的50吨冷库,为附近村民储存鲜菇提供方便。
【心声】田凤鸣:年轻人观念新脑子活,敢想敢拼。国家政策好,农村机会多,为青年搭建了施展拳脚的舞台。
杨金星:尝试“蛙稻”种植新模式
眼前的小伙子,皮肤黝黑,语速很快,很有条理。“我对农业有感情,也有信心,这条路我会坚定地走下去。”杨金星语气笃定。
35岁的杨金星是洋坪镇双路村人,曾在远安县城从事绿化工程。看到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杨金星动了心。2017年,他满怀希望回到老家,流转200亩土地种起冷水稻。杨金星介绍,冷水稻生长期长,稻米肉质饱满,口感上佳,深得消费者喜爱。可是,市场上同类企业众多,自己有竞争力吗?如何做大做强?他常扪心自问。
“做农业一定要寻找市场空白点。”就在他犹豫不决时,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他。2017年,杨金星在省内考察一圈发现,多地青蛙养殖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而在远安乃至宜昌地区却不常见。他与几个朋友一商量,决定合伙投资40万元搞青蛙养殖,流转20亩丘陵田地,建起青蛙养殖基地;去武汉、仙桃等地学习养蛙技术;到湖南采购上等蛙苗……2018年,青蛙养殖基正式开张,去年收入突破40万元。小试牛刀便获成功,这让杨金星信心倍增。
采访当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跟随杨金星来到青蛙养殖基地。登高远眺,天网笼罩着的数十亩青蛙基地,犹如披在山岭间的银色丝绸,闪闪发亮。杨金星介绍,2019年留下的数千只种蛙都已冬眠,到今年三四月份,种蛙将陆续投入市场,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杨金星告诉记者,今年,他又追加投资30多万元,把养殖规模扩大到47亩,还将大规模发展“蛙稻”套养模式。“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人笔下的美景,将在养蛙基地里重现。
【心声】杨金星:搞农业也要敢于“吃螃蟹”,重复别人的老路或许不会犯错,但一定不是最优选择。跳出地方寻发展,眼界开了,市场大了。(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