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两相依 生命共同体——我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掠影

有着丹霞地貌的当阳百宝寨,原生态的湖面上飞鸟翔集,风光旖旎。三峡日报通讯员 张成盛 摄

兴山县全力推进全域全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确保一河清水汇峡江。图为贯穿兴山全境的长江一级支流香溪河。三峡日报通讯员 李明 摄

运河公园秋意浓浓,市民们在林中湿地休憩。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吴延陵 摄

三峡库区新农村风貌。 佚名 摄

人在林中,林在城中。宜昌不断提升城市的含绿量,让市民无论身处何地都心旷神怡。图为夷陵广场一角。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严晓冬 摄

求索溪畔,层林尽染。三峡大学在此举办银杏节,让路人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可品味文化艺术之美。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黄余洋 摄

五峰青岗岭生态茶园里,土家姑娘跳起筛茶舞 。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威 摄

有一种唇齿相依,叫生命共同体。

羁绊、流动、循环,早已在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间形成。

栖居长江,洄游亿年,处于生命之源的中华鲟至今嬉戏于湍流之间;置身云顶,“化石”吐新,见证千万年变迁的珙桐依然飞舞在绿色林海;扎根三峡,向阳而生,库区特有植物疏花水柏枝回归母亲河畔……

上游与下游、水里与岸上、城市与乡村……信手拈来任一排列组合,无不诉说着“共”的智慧。

天下大势之所趋,非人力之所能移。

新时代,肩负长江大保护新使命,宜昌继续顺势而为。

“合”——“打包”山水林田湖草,链接共商、共管、共治、共建、共享、共赢,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应急处置、污染治理……“一盘棋”合作机制落地生根。综合“投融建管营”,政府牵手市场,以猇亭区为试点,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垃圾处理、水生态修复等长期运维项目落实增效。

“治”——剑指长江岸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关厂房、清装置,“化工围江”迎刃而解,“不等不靠”之先行者兴发、三宁掀起转型升级风暴,激荡勃勃生机。紧盯长江沿线湿地保护,枝江市创新水生态、水环境、水污染、水经济“四水共治”,金湖跃升“长江经济带美丽湖泊”“国家湿地公园”。

“绿”——在边坡复绿主战场,秭归县运用生物治理和生态护坡技术,恢复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系统,形成特色鲜明的三峡库区生态环保、绿色彩色消落带;在岸线复绿主阵地,修复滨江公园延伸段8公里岸线,拆除非法码头15座,复绿岸线83公顷,沿江风景画廊、生态走廊已见雏形。

“新”——探索“生态+精准扶贫”,秭归县用活贫困地区生态综合补偿,或选聘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或引导贫困户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营造生态治理与保护双赢局面;探索“生态+乡村振兴”,宜都市尝试经济林木固土,“百里茶叶走廊”“万亩柑橘公园”等特色休闲生态农业蓬勃发展。

数字见证变迁。

2019年,宜昌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长江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长江岸线生态修复14.6公里;关改搬转40家化工企业……

共同修复,蔚然成风。

和谐共生,来日方长。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李再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