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流光溢彩的重庆洪崖洞夜景。洪崖洞景区 供图
“不览夜景枉来渝”,说的是重庆市渝中区的洪崖洞。
“悬崖上的吊脚楼,记忆中的老重庆”,这是每个亲临洪崖洞打卡的游客,都能看到的景区简介。
擦肩接踵,人声鼎沸,由于形似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里的场景,曾经破旧黯淡的吊脚楼,如今“华丽转身”成“网红打卡地”,单日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旅游爆款。
但是,用“咸鱼翻身”来形容它,绝不为过。
民俗风貌再造
地处解放碑核心商圈沧白路、嘉陵江长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洪崖洞依山就势、沿江而建,雄踞都市游的绝对“C”位。
2005年,重庆小天鹅集团开始着手修建洪崖洞,以巴渝传统建筑的“吊脚楼”为特色建造,列为“重庆重点景观工程”,并于2007年11月被成功评定为全国4A级景区。
事实上,要打造如此“C”位景观,当时颇费心思,设计方案不断被推翻重来,直到13层楼高、有着75米落差的吊脚群楼的洪崖洞第一次在夜晚亮起灯时,这道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巴渝“悬崖”盛景,取得了史上最独特的一种“打开方式”。
按照相关规划来量身打造的洪崖洞景观工程落成后,曾度过了一段很长的“低迷”期。在外地游客大军踏足前,它主要是重庆本地人的城市观景阳台。有老城墙、小青瓦、古门窗、青石板路等老重庆元素。江隘炮台、洪崖闭门、镇江古寺、东川书院、纸盐码头等历史遗迹,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如果不是一条抖音,没有人会将地处中国西南、有着浓郁巴渝民俗特色的洪崖洞景区与日本国民动漫导演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产生联系。
两年前,前来重庆旅游的外地游客,发了一条抖音短视频——原来“千与千寻”的现实版在这里。自此,洪崖洞开始踏上网红之路。
从千厮门大桥上切入,以舒缓优美的音乐为背景,镜头从左向右慢慢推移,将整座亮着橙黄色灯光的悬崖特景——洪崖洞框入。这条视频自发出后,很快收获大量点赞转发,将洪崖洞一抖成名。
晒文化、晒风景,今年国庆期间,洪崖洞景区“热”得发烫,单日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12月1日,从石家庄来渝旅游的杨青花了半天时间慢慢逛了洪崖洞。她告诉记者,自己专门避开旅游高峰来到洪崖洞,来之前做足了“功课”,“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再看它的现在,会觉得它既有历史的韵味,又有现代的光彩。”
巴渝文化深掘
璀璨的灯光,独特的造型,神秘的吊脚楼……
感受重庆的8D魔幻,洪崖洞是第一站。在这里,似乎不太需要高超的拍摄技巧,就能“抖”出一段打败全国大多数用户的完美视频。
79米高差、约30米进深,这座悬崖峭壁上的11层吊脚楼,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如同蒙太奇式拼贴,将各种巴渝文化元素在此融合。
“没来过洪崖洞,你就不算到过重庆!”2018年“五一”假期,洪崖洞被评为中国境内第二热门景点,热度仅次于北京故宫。
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总经理张奇介绍,洪崖洞这么火,一方面是因为打造了年轻人的兴趣点,另一方面,景点本身的差异化才是根本。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渐成新常态,人们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更多元化和个性化。旅游专家王宁表示,作为一个大山大江立体交错的城市,高差极大的地形使得重庆的建设只能向天空延伸。备受关注的洪崖洞,也是为了应对高差和悬崖而采取的一种层层垒立的吊脚楼建筑形态。其成功秘诀在于特色产品的打造,以及重庆本地文化内涵的开掘和多元文化元素的植入。
有着巴渝地区独特的建筑特色,本身“很重庆”的洪崖洞,令众多网友假期集中“打卡”也不足为奇。张奇说:“洪崖洞即使是‘网红’,那也是文化实力派。”
他介绍,为了缓解洪崖洞的人流压力,景区准备打通洪崖洞负一楼到来福士广场的通道,形成1.8公里的一廊两街格局,缓解超限客流带来的种种隐忧。根据这一新构想,洪崖洞的衍生部分同样具有美食、美景和文化基因。比如1200个历史人物陶艺、可以坐108人的大火锅等,让洪崖洞的品牌价值再次提升。
为了让游客得到更好的体验,洪崖洞还将从三方面升级打造。
首先,提升商业业态,以“洞见山城”为主题,将把洪崖洞的商业业态分为古代、民国和记忆、现代4个板块,并将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到各种业态中,既怀旧又有科技感,提升整体形象与功能。其次,建“母城时光隧道”,将通过打造戴家巷崖壁公园内的防空洞,增加新通道及文旅体验功能。此外,打造文旅廊道及慢行系统,即:建造连接滨江路和沧白路的步梯和电动扶梯,增强纵向区域联系;在千厮门桥下建设游客中心,增强通道及服务功能;打造洪崖洞与朝天门连通的桥下空间,形成滨江文旅廊道和慢行系统。
洪崖洞文旅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次升级,洪崖洞将注重针对产品、服务、游客三大体系的包装打造。在产品方面,打通洪崖洞、朝天门、解放碑、湖广会馆、李子坝和磁器口等为一体的旅游线;在服务方面,为大家提供更时尚或更具个性差异化的特色服务;在游客方面,会根据大数据后台分析,对游客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分发,延长消费链条。
智慧系统“导”客
遥看两江过川山,万家灯火夹江明。“1楼是马路,11层也是马路,负1层是车库,10层也有车库……”网友小薇感慨洪崖洞奇观的同时,笑称:要被“挤”哭了。
洪崖洞究竟有多“挤”?从手机地图APP实时路况看:路堵“紫”了;从打车软件看,打车要等哭;从远处看,千厮门大桥成了步行街……
12月15日19:30,记者登录洪崖洞官方微信公众号,点击“实时客流热力”看到:当前实时游客人数1165人,今日接待人数30394人。还可以清晰地看到9楼1号位观景平台,11楼4号位全景平台等区域实时景区状态。
“由于洪崖洞景区不收门票,所以每天到底有多少游客进和出,景区管理人员以前并不清楚,一旦游客蜂拥而至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张奇介绍,为此,景区开发了可实现游客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的智慧系统。
在洪崖洞微信公众号,游客可以在主界面选择领取免费门票。从界面显示看,可提前预约3个月内的门票,每日9时至23时预约。
以景区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为游客提供集电子导游导览、动态路线推荐、文化内容传播、在线商城、社交互动、咨询投诉等服务。
在洪崖洞景区的9个出入口,安装了19台双向滚闸门禁设备,对游客流量进行动态管控。“每台闸机进了多少人,出了多少人,后台都有数据显示。”张奇说。
这些数据采集后,会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制作成实时的热力地图,管理者可据此启动相应等级的预案。
同时,景区的所有进出口通道,包括消费通道,都安装了游客流量统计摄像头,利用旅游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景区游客流量进行监控、引导和预警。
可360度旋转的网络直播、客流统计、WiFi探针、热力地图等一系列“黑科技”,大幅提升洪崖洞景区的智慧化管理水平。
依山而建的洪崖洞,波光粼粼的两江游,“网红打卡地”让渝中的好山好水成了“金山银山”。(三峡日报重庆特派记者 梁剑 杨婧 李玉林)
●记者说
洪崖洞,重庆人习以为常的吊脚楼。作为2005年重庆市政府的“八大民心工程”之一,它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傍水,沿江而建,以“一态、三绝、四街、八景”的经营形态体现了巴渝文化休闲业态。
谁能想到,十年不温不火的洪崖洞,一夜之间,成了文化旅游爆款。许多重庆本地人更不曾想到,那些生活中稀松平常的山边建筑、吊脚楼群,甚至是不便行车行走的地势,竟会成为外地人眼中的亮丽风景。
城里的人与城外的人,常常有互补的观察视角。“网红”景点的变身之路大抵如此,日常饮食起居被网友们隔空垂涎,寻常巷陌中的街拍迎来如潮的闪光灯,城市里最具个性的那部分,被互联网不断放大传播。网络短视频能够带红它们,正是因为找到了城市中被忽视的差异和个性,“文化+特色”让城市趣味被再一次发现。
随着游客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打造年轻人的兴趣点,找到城市本身文化特色,结合本地优势挖掘文化潜力,才能为游客带来更深刻更长久的旅游体验。
“网红”景点保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需要城市有主动推介自己和景区的能力,同时延伸整个城市的服务链条,让景区尽可能集底蕴、特色、智慧于一身。(三峡日报重庆采访组)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