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带薪休假,可从春秋假入手
国家福利不应该“被放弃” “小手拉大手”或可破难题
插图 李嘉
张丽
12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中组部等9部门发布意见,要求完善带薪休假相关制度建设。引起舆论关注的是,除了建议用人单位积极推行岗位AB角制度,还鼓励用人单位在年初结合工作需要和职工休假意愿统筹安排当年休假,优先考虑子女上学的职工在寒暑假的休假安排,并且建议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一个多月前,教育部官网也公布了“对于落实大中小学春假、秋假建议”的回复,表示“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的相关建议就曾引发热议。放春秋假,可以说符合公众的期待。
其实,近年来,已有一些地区尝试放春假、秋假。学生们当然一致欢迎,但家长们的反应很多元。有人赞成,认为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有机结合是大好事。但另一些家长则表现出深深的焦虑。其一,即便放假,孩子假期也被作业占满,没时间出行;其二,孩子有假,自己休不得,比没假还闹心。
落实带薪休假,不能不提黄金周。一到五一、国庆等法定假期,各地景点人流爆满,交通堵塞,宾馆一床难求,民众难有旅游获得感。多年来,无论是专家,还是媒体,都在反复呼吁,落实带薪休假,推动错峰出行,破解黄金周人满为患的难题。
说起来,带薪休假是国家明文规定的福利,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发布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十几年来,享受过这一福利的人似乎少之又少,在现实层面变成了纸上福利。职场中人,无论是为了前途还是“钱途”,几经权衡之后,不少人“被自觉”放弃休假。鼓足勇气递带薪休假单的,或许面临休假之前老板脸难看、休假之后工作事难办的尴尬。
如今,9部门再一次发布意见,无异于为带薪休假注入新的推进剂。既是为了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又是为了促进旅游消费,更重要的,是再一次明确了要为公众发放带薪休假制的福利。意见的出台,意味着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有望提上日程。从学校放春假秋假入手,以“小手拉大手”来拉着家长、家长们的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无疑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带薪休假制如果继续“休眠”,既令公众失望,也会伤害国家政策的严肃性。落实带薪休假能否从放春秋假做起,用人单位能否实行岗位AB制,需要制定具体的保障措施,更需要加快进程。(北京晚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