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湖北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持最好的清代民宅

走进湖北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持最好的清代民宅

通山9700万元保护修缮“大夫第”

“大夫第”外景

清代咸丰年间,通山县人王明璠中举,后在江西六县任知县。1887年,他藉省墓之由归家,其府第名为“芋园”,1901年起又名“大夫第”。

作为我省现存单体规模最大、保持最好的清代民宅,“大夫第”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2013年,它成为通山县第一个古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月11日,云淡风轻,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湖北第一宅、楚天第一“大夫第”,一睹它修缮后的容颜。

清代老宅建有“升降窗帘”

往通山县城方向,209省道的右手边,一座猫弓背式山墙、灰墙黛瓦的古民居,让人眼前一亮。

院子外有一座大广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装饰工程。新修的院墙中间大门敞开,在蓝天的映衬下气度不凡。

穿过围墙,古民居三座大门一字排开,门楣上,“大夫第”三字苍劲有力。青砖外墙上残留的标语,已经斑驳不清。

解说员黄雨薇介绍,“大夫第”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建成于同治年间,是湖北仅存的县令宅第,占地约1万平方米。府第以中间的宗祠为轴,左右对称,东侧是王明璠的父亲王松坡所建,西侧是王明璠退官返乡后所建。

府第以“五间三天井”为居住单元,有32个天井、84间房屋,还有宗祠、家学、马厩、碾房等30余间,不过多已毁坏。天井多可保持空气畅通,其排水系统也很完善,老宅里没有渍水情况。

高高的青石门槛,被岁月磨得锃亮。走进“大夫第”,曾经破败的地方已得到修复,还安装了消防系统。

青石板小巷,一个天井接着一个天井。每个天井的屋檐下方,都有一个卷轴。黄雨薇介绍,这是用来遮阳的,是早期的“升降窗帘”。

府第主人对后人要求严格

“继先祖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儿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大夫第”大厅,留着这样一副对联。王明璠的后人说,他对家人要求极为严格。

据族谱记载,王明璠生于1829年,清咸丰年间中举,为官30年,曾任江西上饶、萍乡等六县的知县。他任瑞昌县知县时,“外江内湖,公倡筑长堤,以捍水患,人称为王公堤。”任萍乡知县时,他兴建了“福惠仓”以赈济灾民,“萍民歌颂,建生祠百余处。”

1887年,王明璠藉省墓之由归家,以教书、养花、种竹为乐。府第大门朝东,门额上还有他亲笔书写的“芋园”二字。门房旁边,有间小屋,据说这是王家的面壁房,用来处罚犯错的子孙。

王明璠的后人王能文告诉记者,王明璠从政有道,立下族规,子孙后世一定要勤俭持家,忠孝两全,拒奸邪、走正道。宗祠里,如今还挂着王明璠的亲笔家训:孝顺父母,友恭兄弟;教训子孙,勤耕苦读;谨身节用,修理守法……

王能文说,家宅虽然阔大,但十分简朴,除了戏楼、宗祠稍有装饰外,再无奢华雕刻。“王明璠不是缺钱,而是他为官、为人崇尚朴实无华。”王能文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王明璠听说《辛丑条约》签订,“中夜悲愤,拟奏一册,跋涉数千里,”进京面奏。为褒其忠,他被晋授“朝议大夫”衔。因此,新老宅第门额直书“大夫第”。

至今,王家已繁衍至第八代,共有男丁120多人,大部分在家务农,也曾有人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古民居将成为旅游新名片

时光流转,“大夫第”除了被日军烧毁前院粮仓、被炮弹炸毁一间房屋外,其他基本保存完整。

由于历史原因,老宅除了王明璠后人居住外,也有部分房屋分给了村里其他村民。有人曾想改变房屋结构,但被王明璠的后人及时劝阻。

王能文的父亲王如江,是王明璠的曾孙,知书达理,文质彬彬。他在世时,遇到有人要破坏古民居,都会出面解释、劝阻。面对房屋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而自己又没有能力维修,王如江终日忧心忡忡。

早些年,通山县政府对“大夫第”进行了抢救性修缮。2013年,《王明璠府第修缮工程立项报告》获国家文物局批准。为进一步全面保护“大夫第”,通山县成立了“王明璠府第文物管理所”。2015年,住在“大夫第”的居民全部迁出。

通山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2006年以来,该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原则,总投资9700万元,对“大夫第”进行了保护修缮、整危除险。目前,内部修缮工作正等待验收,验收后将进行布展。

此外,“大夫第”附近还将修建停车场、大戏台、吴田花海、动物园、儿童游乐园等,打造成通山县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鹏通讯员孔帆升杨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