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在文化底色中熠熠生辉 ——秭归县文旅融合发展观察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皮亚捷 通讯员 周华山

“十一”长假期间,大批全国各地的旅客通过三峡大坝旅游区秭归游客换乘中心直接进入三峡大坝景区参观,不用再绕道换乘。

这种方便,使得秭归县旅游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预计每年将迎来从三峡大坝旅游区分流至秭归的游客上百万。

如何让这百万游客来到秭归后能被“屈原故里”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如何将山水人文自然禀赋成功推向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秭归县探索做好“文旅融合”深度文章,将千年岁月滋养的屈原文化、端午文化、峡江文化、诗歌文化、柑橘文化交汇融合,碰撞激荡出“文化旅游名县”的广阔前景。

文化活起来,景区旺起来

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大型历史舞台剧《礼魂》在九歌苑戏楼上演,数百名中外游客在景区露天剧场,跟随剧情揭开尘封两千多年的历史记忆。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内,除了屈原祠、非遗展厅、青滩古民居等静态的文化展馆外,更多的则是文化的活态呈现。端午习俗馆非遗剧场大舞台上,民俗情景歌舞剧《大端午》将屈乡千年端午情愫演绎得淋漓尽致;青滩古民居文物保护区内,“民间记忆”表演用薅草锣鼓、秭归山歌追溯神秘峡江的时光印迹;秭归花鼓戏《县太爷断案》系列剧目展示了屈乡大地璀璨的民间文化;礼拜迎宾仪式、千人穿楚服、千人包粽子等系列文化活动则更加重视游客体验感受,让游客在历史文化活动的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的集中提炼与活态呈现,丰富了景区精神内涵,提升了景区吸引力。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2016年与2018年报表数据对比,年接待游客量增长130%,景区收入增长2600万元。

文化根与魂,叩开市场门

如何抓住文化的根与魂,开发景区潜在市场价值,拓展稳定的旅游市场?早在2010年,秭归县就将屈原故里景区的廉政文化进行挖掘与拓展,打造出屈原故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研学旅行游客逾30万人。

2017年3月,秭归县推出首款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工程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揭开了秭归研学旅行的新篇章。

“在屈原祠前,胸中激荡着爱国情怀,耳畔回响着楚辞绝响,突然领悟了什么是家国情怀。”参加过研学的宜昌一中学子杜浩阅说。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先后被评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基地、全省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各类研学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

旅游借阵地,文化传下去

在屈原祠内,一个低头冥思、雕刻时光的人物形象进入过很多游客的摄影镜头。这位腼腆内秀的匠人便是黄杨木雕刻大师刘志华。

在屈原祠里,刘志华拥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刘志华和他的作品,都成为屈原故里非遗文化的一个符号,人们在了解博大精深的屈原文化时,从刘志华与一堆木雕作品的剪景里,仿佛看到在时光里飞舞的历史尘埃下,三峡文化那隐秘而暄嚣的过往繁华。

刘志华介绍,在屈原祠内,因为文化氛围的匹配、游客流量的集中,现在年收入已稳定超过10万元,单件作品曾售出了8万元高价。

秭归另一种被岁月蒙上一层厚厚尘埃的文化明珠——三闾刺绣,也因旅游而散发熠熠光辉。

三闾刺绣这种古老的刺绣工艺兴起于汉代。这种曾代代流传的古老刺绣工艺被非遗工作者在大山深处的屈原出生地——三闾乐平里发现,成功入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被刺绣爱好者成为(人名)学习运用,用三闾刺绣的古老工艺作基础,创建了“慢工绣艺”工作室,并荣获了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而今,秭归县已经有数百名“三闾刺绣”传人拿起手中绣花针,用祖辈流传的技艺实现经济收入。

旅游市场,已成为了秭归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秭归县委书记卢辉说: “文化是秭归的底色。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提升秭归文化辨识度与城市旅游发展首位度,秭归才能拥有更美的‘诗和远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