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两个前列”新征程——宜昌70年发展启示录之五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

今天的长征,方向依然比速度更重要。

新时期,宜昌肩负起新使命: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上走在全省前列,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城市的梦想,需要接续。注定不会平坦的新征程,该怎样开启?

进退之间看担当

70年大河奔流,沧海桑田。

峡江小城,中等城市,大城市,世界水电名城。

巨变的背后,是宜昌顺时借势,开放包容,高位谋划,从容落子,科学发展。

得天独厚的磷矿资源,让宜昌拥有了我国最早的磷酸一铵和黄磷生产企业。

1970年,宜昌县化肥厂抢占有利地形,在江南的艾家镇落地生根,后更名宜昌田田化工。

积极探索磷矿深加工、广利用,田田化工的各项经济指标一路飘红。“尤其是2009年重组后,年均销售收入近3亿元,年均利税2790万元。”时任田田化工总经理李先云回忆说。

只争朝夕,同一时段,一个又一个小化肥厂蝶变成现代化工厂,宜化集团、兴发集团、三宁化工等一批百亿级企业横空出世。

2012年,化工产值达到1211亿元,成为宜昌首个千亿产业。后来,化工产值一度占据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向定调。

正视问题,宜昌顿悟: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现阶段,高速增长已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转向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上,不可能都是平坦的大道。面对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

调整产业结构,破解“化工围江”。2017年,宜昌壮士断腕,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

同样的,化解过剩产能,腾退发展空间,有200年历史的煤炭开采行业也就此停摆。

“十一五”,关闭煤矿122家;“十二五”,关闭煤矿63家。到2018年底,所余38处煤矿全部关闭退出。

标本之间看格局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宜昌认知,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宜昌实践,生态保护和修复不能各管一摊、相互擎肘,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

治岸,宜都市规范提升祥印码头,种下4000多平方米的红叶石楠、香樟等,打造湖北最美“花园码头”,吸引猴子、喜鹊在此“安家”;

治水,猇亭区建成5.2万平方米的人工生态湿地,每天2万吨中水经过1.5公里的净化之旅,变成清流,循环供给猇亭工业园区企业。

以流域性思维推动水岸共治,宜昌先后取缔非法码头216个、规范提升码头55个,封堵入河排污口73个,治理城区黑臭水体187公里,16个工业聚集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96%……

以系统性举措开展全域修复。宜昌争取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试点,谋划了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长江岸线段生态保护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与区域生态修复等6大类103个项目。

宜昌坚持“四季挖窝、三季植树”,实施长江岸线复绿、长江支流岸线复绿、绿色通道提升、精准灭荒等六大复绿工程,完成生态复绿3.95万亩,复绿长江干支流岸线178公里,腾退修复81.5公里。

以协同性机制实现长效治理。对生态环境实行分级管控,宜昌划定了生态红黄绿“三线”;破解“九龙治水”困局,宜昌组建了黄柏河综合执法局;构建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宜昌确定了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把水质改善成效与生态补偿资金和磷矿开采计划分配挂钩,宜昌探索了流域生态补偿制度……

以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大格局,做好长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一江清水向东流”指日可待。

加减之间看力度

2016年,宜昌经济增速降至2.4%,全省垫底。

扭转不利局面,就要紧紧擎住有效投资“定海神针”。但此时的宜昌,非但没有敞开大门,反而实行了更严格的“环保准入”。

“我在化工企业工作十几年,深知粗放发展可能带来安全环保隐患。”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辉庆如是说。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不再追求“有没有”,应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完成非凡之事,要以非凡力度。

投资30亿元的宜化煤气化改造项目,因选址距离长江只有1公里被否决;投资20亿元的史丹利化肥项目,因大气容量不达标被放弃;投资14亿元的高塔复合肥项目,因不符合产业政策被搁置……

与之相对的是,为补齐化工短板,宜昌组建“推进宜昌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课题组”,赴南京、上海两地考察、学习,成功对接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为发展新兴产业,宜昌瞄准扎根多年、七度追加投资的深圳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三顾茅庐”,促成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东阳光原料药两个项目成功落户。

近年来,宜昌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不断填充高端、绿色新动能。

三宁化工调整了“十三五”发展规划,淘汰40万吨尿素厂及12万吨合成氨产能,投资百亿元启动乙二醇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兴发集团布局微电子材料、有机硅新材料等“高精尖”,开发出电子级、医药级、食品级主导产品13个系列369个品种,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利润。

实践证明,越是非常时期,越要坚定信念。时刻保持清醒,避免发展陷阱,克服路径依赖,才可能将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今明之间看初心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变蓝图为现实,宜昌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历经“伤筋动骨拆”“脱胎换骨改”,兴发集团结束了“低端产品论吨卖”的历史,成功进阶“高端产品论斤卖”,并喜获中国工业“奥斯卡”——中国工业大奖。

持续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宜昌已累计关停31家,完成改造升级项目43家,完成搬迁2家、启动搬迁20家,转产7家。

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缝接档。广汽宜昌乘用车项目每52秒下线一辆新车;仿制药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在评和通过品种数量全省最多……

短短两年间,宜昌精细化工产业产值占比由18%提高到33%,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5%。

走过低谷,今年上半年,宜昌经济增速8.2%,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同样以加速度向前推进的还有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治理船舶排气、噪声等污染,长江三峡岸电运营服务公司探索六种岸电模式,打通绿色岸电上船“最后一公里”,为长江经济带注入绿色动能,在全国内河沿江应用推广。

聚焦问题集中攻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好转。2018年,宜昌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74天,为近5年来最好水平;长江干流宜昌段3个断面总磷浓度分别下降10%、12%、26.7%,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以上。

最新调查显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指标生物”江豚,在长江宜昌段的数目达到17头以上。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湖北省连续两年在宜昌召开长江十大标志性战役现场推进会,并给予重奖。

未来,或许仍需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宜昌将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奋力书写400万宜昌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杨婧 高圣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