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秋节时,我给几个曾经要好的朋友发了祝福信息,接着互相问了问各自的现状。有的辞了工作,正在徒步旅行;有的换了生活的城市,自己开了家咖啡馆;还有一个去年底结婚的,刚给孩子过了满月……
仔细想来,我和他们仅仅半年多没联系,大家的生活就有了这么多变化。记得之前了解彼此,是通过朋友圈点赞评论。那时候,我们都爱发朋友圈,一张好看的自拍、一部感人的电影、一片美丽的彩霞,都要发条状态冒个泡。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默契地很少发朋友圈了。最新动态不是停留在大半年前,就是“仅三天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好像正在从朋友圈隐退或消失。淡出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的常态。 从最初的新奇好玩、肆意撒欢,到如今的不愿关注、不堪其扰,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是我们没有了倾诉的冲动,还是没有了交流的欲望?
其实,想要倾诉或是渴望被理解,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只不过,这份需求很多人已经越来越不想在朋友圈索取。
想当初,好友几个人;如今,动辄几千人。朋友圈从简单变得复杂,很多人只是认识,但未必可以交心。
2 当朋友圈逐渐演变为一个纷杂的交际圈,我们的心理也会有相应的变化。首先,是一种“我不想演戏”的心理。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经提出过著名的“自我呈现”理论。他认为,生活好比一个大型舞台,人们就好比舞台上的各色演员。在社会剧本的要求下、在他人与自我的期待中,每个人都管理着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表演着自己。
在朋友圈中,因为“观众”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需要对外展示不同面向的自己,扮演受人欢迎的角色。这样的表演久了,我们只想回到真实的自己。
然后,是“我真的想要清静”。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不发朋友圈动态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态?有一个高赞回答说:因为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形式发给在乎的几个人了。
是啊,我们并不渴望那么多人来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只需要至亲朋友看到,或是通过私密的小群沟通交流即可。甚至,我们也很怕给一个朋友过多的人点赞,因为会不断收到提示信息,形成干扰。减少在朋友圈的互动,才能为自己增加更多的自在。
最后,是一种“我的情绪发出来又能如何”的无力感。
很多人都听到过一个说法——朋友圈戒情绪。前几天看新闻说,一位年轻的职场女性在朋友圈发了一些自己私人生活上的抱怨,上司以为是对公司不满,迅速辞退了这名员工。该员工不服,起诉公司。
如果在朋友圈表达真实的想法有那么多坑,情绪也得不到真正的疏解,那索性就别发了。或许这样,才最保险。
3
有时候,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还需要朋友圈吗?答案自然是需要的。不论线上线下,我们对爱的渴望、对分享和交流的渴望,都一样强烈。不过,对于朋友圈,我们或许可以改变一下心态。
比如,别太在意分享的结果。遇到真心想分享的美景、看到有价值的帖子,随心去分享就好了,然后该干嘛干嘛,不用太在意别人的反馈和评价。旁人刚好刷到了,点个赞或者随口说两句,褒贬都不必太当真。你也仅仅是做了一件让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而已啊。
看过一个视频节目,一个知名的主持人在访谈中被问到,对那些不常发朋友圈的人有什么要说的?他说:“我们要恭喜那些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的确如此。如果能真实地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就千万别放弃这种机会。与朋友圈的“热闹”相比,你热气腾腾的真实生活才更重要。
最后,分享两句我特别喜欢的话:
长大这么辛苦,如果不趁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在太划不来了。
真正的光耀之道,并不是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而是忠于自我,做自己人生的焦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