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发布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

9月20日,记者从《宜昌城区保留山体生态修复规划》(下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规划至2020年,受损山体修复率达到25%;规划至2025年,受损山体修复率达到60%;规划至2030年,受损山体修复率达到100%。

《规划》旨在通过宜昌城区山体生态修复实施,重点解决山体地质安全隐患、山体生态环境破坏、山体景观特色缺失等问题,确保山体地灾得到有效治理、山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山体景观特色得到显著提升,建设“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美丽生态宜昌,筑牢长江生态绿色屏障。

针对不同类型的山体,我市将采取不同的修复策略。主要内容为:处理山体地灾,消除安全隐患;稳定山体边坡,实现山体覆绿;挖掘山体价值,营造景观场所。

通过对接宜昌市永久性保护的重点绿地和山体,综合考虑山体的区域位置、景观视线、受损程度和周边城市建设等因素,规划确定重点山体共计67座,山体总面积约41.81平方公里,共分为生态保障型山体、景观游览型山体、城市公园型山体三种类型进行修复。

当前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取得新进展,3年共计实施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子项目40个、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子项目19个、流域综合治理与区域生态修复子项目6个、化工围江治理子项目13个、国土综合整治子项目3个、机制体制创新与能力建设子项目2个,共6个大类83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90亿元。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有新路径,积极对接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长江干支流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及相关奖补政策,建立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新机制,强化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监管的新要求。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79家矿山恢复治理任务,恢复治理940亩,复绿面积668亩。(三峡日报记者田小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