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远安县妇联主席胡牧再次来到鸣凤镇花园村孝老回归贫困户付先翠家中,协调县劳动就业局为其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方便找到新工作,进一步解决了该贫困户的“回归”赡养问题。
今年,围绕“在全省37个贫困县中率先全域脱贫摘帽”的工作目标,以扶贫先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抓手,远安县全面推广“阳光家庭”活动,针对全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中60岁以上老人和少年,以“孝老爱亲”“多彩少年”两类主题为重点,常态化开展“精准扶贫·阳光家庭”活动,发挥社会群体对贫困家庭老年和少年的特殊关爱,以精准扶贫为统揽,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孝老爱亲”活动为主线,该县探索“阳光家庭”孝老回归工程,针对5500名60岁以上建档立卡贫困老人,对家庭人员实行亲情引导和教育感化,并综合考虑家庭子女的赡养意愿、赡养能力、赡养环境等各种因素,择优选定一名责任人,实行“回归”赡养。洋坪镇蔡家湾村率先推行“阳光家庭”孝老回归工程,取得良好效果。该村党支部书记蔡攸强介绍,村里已帮扶12户有意愿回归的贫困户实现了“回归”赡养,且父母子女相处融洽。在“回归”的基础上,远安积极完善帮扶措施,帮助老年贫困对象子女就近务工就业,引导有创业愿望的子女就地发展相关产业,确保子女“顾家又顾业”。对家庭贫困、子女无力赡养的老人实施重点救助,探索推进集中供养。
以“多彩少年”活动为主线,该县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抓手,针对380名贫困少年,探索出“3+1”结对帮扶模式,一名机关科级干部、一名学校老师、一名爱心妈妈帮扶一个贫困学生家庭。帮扶人员重在“扶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当家庭教育监护缺失时,爱心妈妈主动承担孩子的日常探访、生活照顾、心灵交流等家庭教育责任。
“阳光家庭”活动为远安精准扶贫扶心扶智工作注入了“强心针”。目前,全县各级妇联组织面向社会为贫困老人与少年提供精神帮扶,落实了帮扶措施;县教育局为每名帮扶学生落实了结对老师,安排参加兴趣培训班;县扶贫办优先统筹安排扶贫资金,保障贫困老人与少年家庭的产业发展、生活保障;县民政局依托社会公益组织,募捐到了大批物资……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关爱贫困老人与少年家庭的格局已经形成。(三峡日报 记者杨春艳,通讯员温宜飞、熊雅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