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峡江豪情浓

——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湖北宜昌慰问演出侧记

优美的旋律唱响美丽祖国的大发展,文艺志愿者走到人民群众中来,好客的峡江儿女向世界发出邀请。

9月6日,“向共和国致敬”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湖北宜昌慰问演出,在宜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浓情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志愿者用振奋人心的演出,为宜昌人民呈献了一场视听盛宴。

歌声致敬亲爱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都不能分割……”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充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大家随着旋律哼唱起来,用美妙的歌声向祖国母亲表达着浓浓的爱国情。

潮涌大地,奔腾数千里;载梦载行,于今七十年。壮丽的七十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奋进的新时代,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如画江山繁花盛开,厉害了中国辉煌新时代……”蒙古族青年歌手乌兰图雅热情演唱《点赞新时代》,唱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唱出了沐浴在新时代阳光下的幸福与美好,唱出了中国人真挚与强烈的爱国情怀。

《多情的土地》《在希望的田野上》《亲爱的祖国》……一首首优美的歌曲,在国家一级演员佟铁鑫、李丹阳的精彩演绎下,带领现场观众在美妙的歌声里游历祖国的大美山河,感受中华大地的巨大变化。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宜昌籍歌唱家金波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用轻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歌词,表达了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与人民群众心贴心交流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文艺作品只有从人民群众中寻找素材,才能创作出群众满意的作品;也只有将优秀作品送到群众中去,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演出现场,阵阵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热情的宜昌人民用欢呼声回应着文艺志愿者们的精彩表演。

相声艺术家姜昆和戴志诚表演的小品《乐在其中》,诙谐幽默,让观众捧腹大笑。他们用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和表达方式,让宜昌人民在现场感受到了相声艺术的独特魅力。

文艺志愿者们用接地气的表演,生动表达了艺术创作的道理,要去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要创作根植于人民群众的佳作。

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文艺志愿者们把歌曲、相声、杂技、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节目,送到基层群众的身边,让宜昌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

不断创新,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好更出彩的文艺节目。上海歌舞团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黄豆豆与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熊明霞倾情合作,将戏曲与舞蹈融合,精彩演绎的《墨舞三峡》,唱颂峡江之城的美丽,舞出悠久的千年历史。歌曲与杂技融合的《天边》,更是让现场观众直呼“惊险与过瘾”。

峡江儿女向世界发出邀请

相约长江边,千年峡江文化在这里沉淀,巴楚文化在这里交汇,水电文化在这里萌生。这里,山与水相会,古与今相融,充满无穷魅力。

国家一级演员陈思思以一曲《相约长江边》,唱出宜昌的美丽风光,唱出峡江儿女的好客与热情:“家住长江边,宜昌等您来。”

“家在山水间,长江来相伴”“相传那条迷人的清江,是天上掉下来的银河 ”“我已爱上爱上你,幸福美丽的宜昌”……绿色长江组歌《家在山水间》《巴土风情》《爱上宜昌》的亮相,让宜昌人民更加骄傲与自豪,诠释了宜昌人民保护绿水青山的生动实践。

宜昌,传统文化悠久,更有“中国钢琴之城”的美誉。长江之滨,钢琴之城,当《长江好声音》的美妙旋律响起时,青年演奏家用“长江牌”钢琴演奏出了“琴动宜昌”的好声音。

为此次活动专门创作的歌曲《大国重器》,在青年歌手刘大成的深情演绎下,唱出了三峡大坝的巍峨雄壮,唱出了峡江宜昌人民的自豪。(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杨春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