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时代,白天需懂夜的美

8月17日傍晚,长江三峡8号游轮满载近千名游客从宜昌港出发,一路山影绰约、霓虹璀璨。徜徉在夜的长江,游客不禁感叹“活泼不失温柔,热闹中又夹带着宁静,夜里的宜昌好像更立体了。”

华灯初上的夜晚总是比白天更让人倾心,“躁动”的人群成了城市夜间消费主力,旅游市场也开始目光倾斜,瞄准夜游文化。

全域旅游蓝图中,一个愈夜愈美的宜昌,正悄然开启对朦胧夜色的向往。

觉醒,向夜色朦胧处探寻

围着空间做文章是传统旅游的基本思路。全域旅游视角下,“山、水、城、村、景”的融合,让传统意义上的景区变身为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随着游客消费升级,尽管“春山多胜事”,却鲜有人“赏玩夜忘归”。旅游业开始转向挖掘城市夜经济。

各地旅游扶持政策也由景区延伸至城市,白天延长至夜晚。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一座座“不夜城”正蓄势待发。

时光回溯至2016年,4月28日,“交运·长江夜游”首航成功,宣告宜昌夜生活正式开启。9月,“醉美西陵峡·三游洞夜游”项目,让老景区蝶变为“全景”景区。

3年多时间过去,宜昌沿江建筑夜间依次亮灯,车溪、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纷纷探寻夜间经营新模式。

起航,激荡城市夜间活力

从倚重资源到注重情感导向和文化引领,宜昌已逐渐明确,以景观与文化深度融合,留住城市美好记忆是吸引游客停驻的关键。

以宜昌交运集团为例:

整合串联。夜游长江成功将“两坝一峡”水电文化,融进城市旖旎风光。

借势转化。徜徉夜间长江,寻味诱人“深夜食堂”,漫步繁华夜市,游客浸入城中,场景体验已转化为实际消费需求。

全面拉动。“交运·长江夜游”以过闸葛洲坝为卖点,场场爆满,游客在宜停留时间延长1.2天以上,成功激活宜昌夜经济。

“夜过葛洲坝船闸,震撼人心。”沈阳医学院大一学生赵润泽在甲板上听风观景:“灯光绮丽,炫夜迷人,我看到了山水之外,一个更多彩的宜昌。”

利用“交运·长江夜游”项目,宜昌传统旅游资源得以整合,创新旅游产品得以快速成长。长江“黄金水道”变出了真金,也造出了宜昌外宣新名片。

正如第五届中国诗歌节期间,俄罗斯钢琴名家米哈伊尔滨江漫步时所说:“夜晚的宜昌足以征服每一名游客。”

掘金,串联夜游消费板块

夜色撩人,亦能留人。

今年3月29日至4月7日,屈原故里景区连续推出“酷我K歌秀、古乐沙画秀、露天电影展、古装拍拍秀、梦幻灯光秀”等赏花夜游活动,前三天便吸引游客5000余人,成绩喜人。

然而,对标国内其他城市,宜昌夜间经济业态仍需再丰富。

北京王府井,火热的“深夜食堂”为寂寞深夜氤氲起“老北京传统味”;武汉知音号,大武汉百年风情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交融中跃然眼前;广州“博物馆之夜”,沉睡的故事在深夜中被一一唤醒……

“宜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但在夜游项目中,这些并不突出。”游遍全国的恩施游客刘平感叹:“千篇一律的灯光秀和单纯的船票经济,注定不会带来更大市场竞争力。”

灯光以外,如何一线串联夜间消费点?

确定夜游核心功能,结合已有资源,开发符合城市调性的夜游产品,打造城市夜间品牌,以包容、开放的姿态迎接消费者对夜的冲动,或许是其他城市给予宜昌的启示。

以交运集团为代表的宜昌夜间旅游先行者们,正主动尝试构建夜游生态圈,完善全域旅游蓝图,激荡城市旅游活力。

7月,长江三峡10号游轮正式起航,体验过葛洲坝船闸的“水涨船高”,远眺“国之重器”三峡大坝,观赏“高峡出平湖”的壮美画卷,城市景观、水电文化、三峡特色和夜间休闲被一线穿珠。(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