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城市治理“持久战”

8月17日,伍家岗区伍家乡火光村城洋便民市场里,居民正在一处固定食品摊前选购蔬菜。据了解,乡政府和区市场监管局7月初在这个市场发放了首批食品摊贩公示牌,成为伍家岗区食品安全监管的试点之一。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严晓冬 通讯员 李娇 摄

2008年,宜昌经过12年的艰苦努力,摘得了“国家卫生城市”的金字招牌。荣誉的取得,也是新的起点。

近年来,秉持创建为民的初衷,我市从小处着手,不断提升市民卫生意识,全面监管形成长效机制,点面结合深化城市建设,让市民共享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的累累硕果。

小处着手提升群众卫生意识

小细节彰显大文明。

“你好!车上不能吃东西,请吃完再上车。”8月19日上午,在金东山市场公交站台,一名6路车公交司机正在劝阻一位市民不要将早点带到公交车上吃。

公交车厢是城市文明的窗口。2012年开始,宜昌所有的公交车上,都贴上了“无饮食车厢”的温馨提示,以此培养市民卫生意识。

“你好!请灭烟后进入。”8月19日中午,在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志愿者正在劝阻市民灭烟。在城区,进入医疗机构先灭烟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市疾控中心发布的《2019年宜昌市城区公共场所吸烟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八成以上公共场所无吸烟现象。

为了提高市民对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的知晓率,全市印制《致居民的一封信》和健康知识手册50余万份,由网格员送到居民家中,面对面宣讲健康知识。

在三峡机场、宜昌东站、三峡游客中心、长途汽车站等窗口单位,健康知识宣传标语最为醒目。进入小区,300个健康城市宣传点张贴的健康城市宣传墙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的宜昌,市民的卫生意识明显增强,全民参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

全面监管形成长效机制

整改容易,保持不易。

为了防止反弹回潮,伍家岗区对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中已经整改销号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责任,强化日常宣传和巡查管护。

农贸市场环境的保持,一直是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难点。6月份以来,城区每个农贸市场均建立了由街道、社区、市场监管、城管执法组成的值守包干工作责任专班,确保整改成果不反弹。

小区居住环境的长效保持则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共同监管。在宜昌高新区612小区的公告栏、单元楼的楼梯间,都张贴有温馨提示,请小区居民互相监督,坚决抵制不文明行为。不仅如此,在社区的指导下,小区还积极开展“卫生家庭”评比,对卫生问题突出的居民要求限期整改。现在,讲卫生成为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小区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

为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持续有力推进,全市范围内明确建立了创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督查机制。4月份以来,市创卫办先后多次组织专家组对各区深化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明察暗访,以长效监管为主线,打好“持久战”。

点面结合深化城市建设

从小环境入手,向纵深处推进。

夷陵区东城试验区东城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过去这里旱厕及零散菜地多,一到夏天,蚊蝇乱飞,污水横流,群众颇多怨言。今年,辖区积极筹措资金,对旱厕、菜地开展集中清理。旱厕消灭了,臭味没有了,小区环境焕然一新。看到小区如此大的变化,住在一楼的居民拿着糖果追着往社区工作人员手里塞,用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感激之情。

东城社区的经验随即被复制推广。截至6月底,夷陵区先后对148个老旧小区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区域等进行了标准化改造。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以前,在伍家岗区伍家乡,部分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摊贩,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诸多难题。7月初,伍家乡人民政府和伍家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为旭光村、火光村内12家固定食品摊贩发放了首批食品摊贩公示牌,让他们持证合法经营并接受行业监管。

伍家乡的经验也被全面推广。伍家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辖区符合条件的食品摊贩进行审核发牌,逐步实现食品摊贩备案管理全覆盖。

在更常见的蓝天、更清新的空气、更整洁的环境中,市民享受到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也忍不住点赞:“好习惯、好措施、好经验要一直坚持下去,希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好!”(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刘晶晶 通讯员 卫健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