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唱主角 就地来取材

滕家河村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三峡日报通讯员 张新苗 摄

旧轮胎、旧鞋子经过简单装饰变成了“另类”盆景,旧砖瓦做成了菜园的围栏,旧木料变成了错落有致的篱笆……

在枝江市马家店街道,这样的景象随处可见。

面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任务,马家店街道摒弃大拆大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群众唱主角,采取因户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方式,将昔日“散乱脏”的街道变成了今天的“小花园”。

变废为宝,提升村容村貌

在沿江大道滕家河路段,公路两边的农户家门口纷纷扎起了竹篱笆、木桩围栏,昔日散乱的自留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特色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成为一道田园风景线。

“这个路段整治所有花费不到3000元,主要用于购买本地竹子制作竹篱笆,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居民自发捐赠、免费提供的。”滕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滕廷维介绍说。

今年以来,马家店街道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全面治理“六乱”(垃圾乱扔滥倒、污水乱泼滥排、杂物乱堆滥放、野广告乱贴滥挂、农户乱搭滥建、畜禽乱跑滥窜),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提升。

马家店街道改变环境整治“重主干道重大沟大渠,轻小沟小堰轻房前屋后”的做法,针对城郊村、城中村较多的特点,广泛动员群众,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要求,清理村庄周边及农户房前屋后的柴草杂物、积存垃圾。同时,抓好庭院绿化,营造“湾子林”“户旁林”,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树木,门前空地建设小花园、小菜园,打造一批美丽庭院。

马家店街道还按照“四无一有”标准,采取“集中清理、长效管护”方式,对街道河港沟渠进行整治,基本实现城乡水岸垃圾全清理、违建全拆除、黑臭河道全消除的目标。

差异化奖励,激励乡村环境整治

“滕家河村奖补资金15万元、江口社区15万元、双寿桥社区15万元。”近日,枝江市马家店街道公布了辖区内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月度考核排名及奖补资金兑现情况。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马家店街道针对实际情况,对15个村(社区)分别进行了考核排名(两个物业型社区除外),并制订差异化奖补兑现方案。“街道共拿出450万元,分3个月,每个月150万元,每月一排名,兑现差异化奖励。”马家店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卫民介绍。

“永收垸村委会旁边棚子未拆除、沿江路棚子基本未拆除、垃圾场未清理……”在当天的大会上,马家店街道120多名街道、村(社区)干部齐聚街道大礼堂观看由街道纪工委牵头拍摄的暗访短片。

6分多钟的短片直接曝光了15个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曝光具体到村到户,相关村(社区)负责人当场表示将立行立改,全面整治,并举一反三,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反向倒逼,以更精准的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地落实。

除此之外,马家店街道还制定了环境整治现场调研观摩制度,组织各村(社区)书记到各自整治亮点区域现场观摩、互评互比、交流体会、示范带动。

设立“巷道长”,鼓励居民自治

作为园林九巷“巷道长”,丰坪巷社区居民左友芹每天下午都会到园林九巷走一走、转一转,看看道路环境情况,和街坊邻居拉拉家常,听听意见。

目前,在马家店街道主城区4个社区和江口老社区,像左友芹这样的“巷道长”有143名,他们都是由各社区组织所在地居民集体推选的,威望高、口碑好、能力强、热心公益的居民,负责检查环境卫生、收集居民意见,架起居民和社区联系的桥梁。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群众必须唱主角。只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做到整得好、治得住、管长效。”马家店街道乡村振兴办主任张新苗说。

除了“巷道长”,马家店街道还组织各村、社区建立了美丽家园创建理事会,以乡村贤达、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等为成员,收集整理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宣传发动村民全程参与,在各村发展环境巡查整治“三员”队伍40余人,有效遏制了环境卫生问题反弹。(中国环境报记者 喻妙 通讯员 戴明营 刘斐 阮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