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自贸片区“互联网+金融”破解小微融资难

手机申请两分钟,20万创业贷完成授信

编者按 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工作的核心使命。宜昌自贸片区挂牌两年来,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努力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在形成第一批、第二批制度创新成果基础上,宜昌又有9项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本报即日起结合实际对部分案例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手机贷款这么便捷,真是没想到!”7月9日下午五点,正在筹办健康管理公司的“90后”创业人杨克钰通过“市民e家”手机APP申请了创业贷,全程不到两分钟,就完成了20万元贷款授信确认。

随后的一天,担保公司和银行分别审核通过。7月12日下午两点半,杨克钰收到短信提示。“银行放款了,真快!”杨克钰连连感叹,不敢相信:“以前申请贷款,从收集材料到四处审批,没个把月难办下来。”

杨克钰的惊喜源自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的建立。

宜昌拥有34.51万家市场主体,其中6.35万户私营企业、27.39万户三农主体及个体户,普惠性融资需求迫切。现实不如人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程序慢且繁琐;为控风险,银行“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

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迫在眉睫。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充分利用自贸区鼓励金融改革创新的政策,开发建设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并在宜昌自贸片区率先推行。

2019年2月21日,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在全省金融支持宜昌发展“早春行”活动上成功实现一期平台上线试运行,成为全省首创。市地方金融工作局综合科科长杨明介绍,通过挖掘公积金、社保、税务等政务大数据,可以对申请贷款者信用状况精准“画像”,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情况一析便知。

银行在线查看申请贷款者信用档案,给出授信额度,还能实现对企业跟踪观察,及时应对信用危机,规避风险。一旦企业出现违约行为,信用将被降级,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中小企业贷款网上办,实现零抵押、零跑腿,审批也由7个工作日降到1个工作日。杨明说,以往企业到处找贷款,金融机构到处找客户,网上金融服务大厅不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建立起银企间信任,切实支持着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7月18日,记者在三峡云计算大厦宜昌网上金融服务大厅开发运维中心看到,10多位工作人员正忙于开发和运维。墙上液晶大屏展示着最新数据:五个月来,已有19家金融机构入驻平台,政策性“创业担保贷”和汉口银行、广发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及宜昌中小担保公司的6款线上信贷产品先后上线。有效申请人数超一万人,授信总额接近3亿元,放款总额也已突破亿元。有近4000人通过手机有效申请了创业贷,最终授信572人,授信金额10970万元,353人获得放款6725万元。

随着更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守信企业的进入,预计三年内将为全市2000家中小企业提供专项贷款10亿元。(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田小春 刘玥 通讯员 周婷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