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山中散落的明珠

图为土家人用“撒叶儿嗬”送别去世的人。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威 摄

图为土家打溜子表演。

“匹马单刀逞英豪,随带数十名小卒,打着汉字旗号……”7月13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内,器乐阵阵、曲调悠扬,17名南曲爱好者手持三弦,敲着响板,演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曲经典《关公辞曹》片段。

这首几经失传的南曲经典曲目,从无人能唱到如今人人传习,历时30多年。南曲《关公辞曹》的“新生”,是近年来五峰推进非遗传承振兴的一个缩影。

五峰拥有4项国家级项目,省、市级项目23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0名。日前,记者走进五峰,感受了大山深处不一样的非遗文化。

从山野来,回田间去

惊蛰过后,春播开始。随后,万物生长,欣欣向荣。春意浓浓的田野之上,农人迎来了忙碌的时节,薅草成为一项重要的农活。

每年这个季节,在大山之中有“万亩平原”美誉的湾潭镇,数十人一起在田间薅草劳作的场景,一幕幕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野趣横生的薅草锣鼓也在乡间田野里上演。

锣鼓响起,欢快热烈,提振精神。锣鼓间歇,“歌头”领唱,众人接腔合唱,高亢的山歌在山谷里回荡,激情奔放。

流传千年的五峰薅草锣鼓,发端于山川田野,兴盛于集体劳作的农耕文明时期。改革开放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五峰薅草锣鼓随着集体劳作的结束而衰落,许多经典的山歌旋律、文词和锣鼓经面临失传的危机。

“不能让优秀的民间文化失传!”五峰非遗中心主任覃远歆说。文化工作者主动将“锁”在档案柜里的曲谱、文词翻捡出来,编印成传承资料,手把手地培训,重新教还给民间艺人,让一场场原汁原味的薅草锣鼓在山野间重现生命活力。

从山野来,回田间去。更多更好的山歌旋律,更为丰富的锣鼓经,被还原到原生态环境里,焕发出新的生机。而致力于薅草锣鼓传承的民间艺人,也感受到了薅草锣鼓所焕发的时代感染力,传承的信心更足。

如今,先后有60多名薅草锣鼓歌师脱颖而出,组建起了多个民间艺班,依托传习基地,开展传承展示以及对外交流活动,培养出一批薅草锣鼓传承的生力军。

记者感悟

发端于山川田野的非遗,只有让其根植于民间土壤之中,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如今,有一些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环境日渐消失,面临失传的困境,文化工作者肩负着将其回归田野重现生机的使命。正是如此,非遗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重新燃起火焰。

“结亲”传承,融合共生

7月10日,夏日的一个普通早晨。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撒叶儿嗬”闻名的白溢坪村,迎来了仁和坪镇前来开展传承的“土家打溜子”乐班。

“土家打溜子”传承人李剪东和他的乐班手把手地传授技艺。锣钹声中,有“喜鹊噪梅”的叽喳声,有“马过溪桥”的嘀哒声,有“蛤蟆闹塘”的呱呱声……传授者用出神入化的“双钹”技艺,展示出打溜子模拟大自然万千声音气象的奇幻与奥妙。

乐者尽兴,闻者专注。一来一往,倾囊相授。“撒叶儿嗬”国家级传承人毛方明也展示绝活,将全身技艺传授给前来交流学习的客人。

“土家打溜子”与“撒叶儿嗬”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有特色,又有着交集,在土家丧事礼仪中可互补、可融合。两地艺人班子都钟情彼此,但由于“艺不外传”传统观念的束缚,谁都没有迈出第一步。知晓双方意愿,“娘家人”五峰文化馆“捅破窗户纸”。在五峰文化馆指导下,双方敞开心扉,以开放的心态“结亲”跳出圈子交流传承各自拿手的非遗项目。2018年5月,双方启动互访交流学习。经过一年的培育,已有60多人既能“打”又能“跳”,非遗传承人的队伍更加壮大。

豁达的土家人把丧事当作喜事来办,经过双方的融合共生,两地的丧事礼仪更加丰富。“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增加了艺人们的收入。”李剪东说,艺人们传承的热情更高,双方交流得也更频繁,两个村镇常常组成一个大班子,活跃在乡间地头。(三峡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