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脱“土”记

7月8日,新雨过后,距主城区20分钟车程的土门集镇显得格外清新:新刷黑的柏油路上车流滚滚、秩序井然;新栽种的行道树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临街统一的店招时尚感十足,商户经营有序……共同构筑一幅美丽的城郊画卷。

然而,一年多以前,这里还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道路不平、房屋破损的“土形象”,让这个行政区划上并不叫“土门”的集镇,因“脏、乱、差、堵”而“名副其实”。

土门是如何不再“土”的?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游离边缘,成“土”名

沿老汉宜路布局的土门集镇,位于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内,在行政区划上,实则为夷陵区龙泉镇车站村。

谈起车站村得名由来,村党委副书记何正记忆犹新。

他说,以前这里是往返汉宜的必经之路,从武汉回宜的人多习惯在这里歇一站后再到城区,久而久之便把这里称为车站村。

这种门户位置,在为车站村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局限。

“由于没有其他可替代的道路解决片区出行问题,集镇的道路、环境改造工作一直没有系统进行。” 何正介绍。

2010年,随着生物产业园启动建设,车站村历经4年逐渐托管至宜昌高新区,游离在城市发展和体制机制“边缘”的集镇,违章建设等问题日渐凸显。

尽管如此,虽处城郊接合部的车站村承担的功能却越来越重。

几年前,市职教园落户车站村,村里常住人口从3000人激增至2万多人,薄弱的集镇基础设施更显捉襟见肘。

回忆当时的集镇景象,村民杨明国用方言“土不拉几”形容。

那时,穿过集镇的1.5公里道路坑坑洼洼,两侧挤满了高低不一的水泥电线杆,把天上不该有的电线“蜘蛛网”越织越密,而地上应该有的污水管网却不见半寸……

时间久了,沿街商户的乱搭滥建也从“跃跃欲试”变成了实际行动,一排排侵蚀道路交通资源的违规钢架棚密布在道路两侧,让繁华一时的城乡接合部,活脱脱变成了“棚户区”。

于是,“土”便成了行人、村民对集镇的印象,车站村本名已鲜为人知,用“土门”来称呼这个城市大门倒显得更名副其实了。

综合改造,去“土”形

去年1月14日,宜昌高新区拿出4000万元资金,启动改造。

经过摸排,改造涉及市容秩序重点整治项目129项,道路交通整治7项,环境卫生整治5项,社会事务整治6项,特别是要拆除沿街200多家商户违规建设的违规钢架棚,没有矛盾吗?

“无偿拆除,商户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负责协调工作的党员杨明国坦言,困难比想象得大,但过程却比预期要顺利。

他分析,多数商户都自知违建占用公共空间不对,只是看到别人搭了棚子,自己不搭吃亏,所以跟风。

在整治之初,跟风搭建了棚子的老党员车孝轩意识到问题所在,主动找到执法人员,拆除了60多平方米违建。

找到了症结所在,村委会认准了“党员带头”的示范效应和“一碗水端平”这个理,最难啃的拆违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集镇前线改造指挥长杨晓峰介绍,拆除违规钢架棚103处,没有实施一起强拆。

违建拆除,公共空间让出来了,改造得以如期启动。

工人们“掘地三尺”,换填了流沙、淤泥并敷设雨水、污水收集管网;沿街商户更换了店招,整治了外立面,集镇重新划定了固定的摆摊点,新修了菜市场,新增了绿化带、行道树……

地上与地下改造的结合,让集镇的“土”外衣就此脱去。

人文筑魂,“种”文明

无论是村民、商户还是附近的学生,谈及改造前后,无不赞许,甚至起初“不理解”的村民也变成了“我赞成”。

但要摘掉土门的“土”帽,使来之不易的变化不“昙花一现”,是否改造了集镇之“形”就大功告成了?

74岁的村民李学贵用一段回忆把问号拉直了。在他的印象中,集镇在1995年进行过一次改造,但在随后的20多年中却南辕北辙,日甚一日地“土”起来,有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共建共享意识培育得不够。

当然,这种不够并非绝对。村民夏永华是集镇的老住户,看到村里为改造忙得不可开交,便主动当起了协调员,最终动员170多户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使地下改造的效益得以发挥。

“所以,巩固成果,人文筑魂是重点。”采访当日,恰逢车站村举行主题党日活动,村党委书记李明谈及集镇变化带来的启示。

其实,他所说的“魂”,已在改造中悄然改变。

村民文金宜发现了村里不经意的变化:沿街商户不仅出店经营已比较少见,偶尔遇到不属于自家“管辖”范围的地面有垃圾,他们也能习惯性地将其“捎走”。

这不是偶然中的个例,生物产业园综合部部长董金勇说,很多村民也当起了路旁行道树的“守护人”,自觉维护好环境。

如今,随着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更加深入,这些内在改变,让越来越多人坚信,文明自觉的生根,必将带来“土”意识的褪去,将推动集镇建设更加美好。(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雷鹏程 通讯员 陈晓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