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枪声起 闯出土家第一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你可知道90年前的7月9日,宜昌长阳闯出了全国最早以军为建制的少数民族工农红军—红六军?他们是怎样在那个年代率先竖起革命的红旗?让我们一起走近红六军,探访那段红色记忆。

长阳地方党史专家覃干

7月5日,记者采访了资深地方党史专家、原中共长阳县委党史办(县档案局、县方志办)党组副书记、湖北长阳红色文化研究联络处负责人覃干,听他讲述红六军的传奇历史。

准备充分 出其不意

记者:请问在当时严峻的革命斗争环境下,从中央到长阳当地,为红六军的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覃干:红六军的成立主要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枪杆子里出政权。”1927年8月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0月,贺龙根据八七会议确定的总方针,在上海向党中央草拟了《湘鄂西暴动计划》并获批开始执行。

1928年11月,正在湘鄂边红土坪一带实施武装暴动的贺龙收到了中共中央指示信。中央来信使贺龙和以贺龙为书记的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开辟湘鄂边根据地的正确方向。

12月末,贺龙、王炳南和贺英率红四军一部取道长阳枝柘坪,途经巴东金果坪,然后返回长(阳)鹤(峰)边界的邬阳关。这是贺龙率部首次进入长阳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1月中旬,长阳全县党员已发展到120名,基层党支部已建立13个,区委已建两个,选举成立中共长阳县委员会,同时撤销中共长阳特支。至此,长阳成为鄂西党组织的“重要县”。

1928年12月,收到中央指示,湘鄂西前委得到极大鼓舞和启发。在中央的指示信中所谈及的红军发展方向和红军立足之地所具备的条件,长阳均具备。

1929年4月10日,湘鄂西前委向中央报告了今后的工作路线,指出“长阳方面,已有长阳县委代表黄(超群)同志与鹤峰县委委员刘植吾同志接头,军事上并有具体的计划……”。这样,湘鄂西前委率部进入长阳实行红色武装割据,是贯彻六大决议、执行中央指示的正确结果。

4月25日,湘鄂西前委率红四军500余人由五峰渔洋关北进长阳。26日,前委在都镇湾茅坪召开会议。会议作出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利用当前敌主力在长阳空虚的有利时机,迅速建立武装。二是前委特派员陈寿山继续留在长阳负责加强指导建立地方革命武装,并任命李步云为长阳县游击指挥。

红四军第二次进长阳频繁游击了七天,有力打击了土豪劣绅,筹措了大量军饷。5月2日,湘鄂西前委率红四军由枝柘坪出长阳,进入巴东南部折回鹤峰。5月8日,中共长阳县委在偏岩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长阳时局,一致认为必须尽早抓住时机,利用地下党掌控的各区团防,伺机组织准备兵变。会议最后形成了周密的县委偏岩军事行动计划。偏岩军事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长阳土地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长阳苏区做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李勋(1899-1929年9月),革命烈士,字骏侯,长阳县都镇湾人,土家族。1926年南下广东,参加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第一支以土家族儿女为主体的人民军队——红六军的军长,长阳“西湾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

记者:红六军成立前夕做了哪些准备?达到了什么目标?

覃干:红六军主力部队在成立之际采取军事行动打击了长阳反动政府。

1929年6月20日,地下党员李勋利用其县保卫团副团总的身份,以“西上招徕河剿匪”为名,将500余人的队伍转移到西湾驻训,以造成驻县城的县保卫团、常备队兵力空虚。23日清晨,陈泽南、向泉山、李步云率人民自卫团和游击队共500余人,分为7个战斗队,乘敌不备冲进县城龙舟坪,枪毙县长方云藻,处决豪绅刘光耀、杨兴武等12人,缴获县政府及看守人员长短枪10余支,营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陈兴垣等4人和无辜群众40余人。党领导的这支人民自卫团武装首次攻占并摧毁长阳县反动统治巢穴,加速了革命武装起义的进程。

一朝竖旗 浴血奋战

记者:红六军建成惊险波折,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请您给我们讲讲经过。

覃干:1929年7月8日,从桑植赶回长阳的陈寿山以及鄂西特委特派员罗正品、李勋等在长阳资丘镇聚云祥栈房召开30多人参加的党员骨干会议,陈寿山传达了贺龙关于在长阳西湾举行武装起义和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的决定。

西湾起义暨红六军成立旧址

7月9日这一天,红六军前委成员和长阳人民自卫团、县游击大队、县保卫团等各路部队均按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西湾。会场筑有1米多高20多平方米的指挥台,台上高悬绣有镰刀斧头图案的鲜红大旗。上午10时大会开始,会上首先由李勋庄严宣布县保卫团起义,会场3000多名军民群情激昂,高唱《国际歌》,军民振臂高呼:“打倒土豪劣绅!”“没收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铲除贪官污吏!”。湘鄂西前委特派员陈寿山当众宣布贺龙命令:西湾起义部队正式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遂升起军旗。同时宣布任命李勋为红六军军长、陈寿山为副军长、李子骏为参谋长,陈泽南兼任军法处长,李步云为政治处长,陈兴垣为军需处长,全军编为一个师三个团,师长向泉山,“神兵”团长向高龙,炮兵团长姜梦雄,特务团长涂龙。起义部队人数达1100余人(后扩充到1400余人),长短枪、马刀、长矛共400余支(把),此次起义史称“西湾起义”。

红六军成立后,军前委决定以麻池为中心,分别在水竹园、资丘、马连一带进行一次短期整训,以提高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李勋、陈寿山、陈泽南等亲自给部队讲授政治、军事等知识,并将部队整编为两个师、四个团、一个直属特务营。

7月29日,红六军分水旱两路挥师东下,首先打击沿头溪反动团防头子邓甲山。李勋率领第十六师由刘坪、天柱山、两河口直逼沿头溪;陈泽南、陈寿山率领第十七师乘船走水路到下渔口,围袭邓甲山。30日清晨,十七师发动猛烈攻击,敌团防百余人溃不成军弃枪而逃。与李勋部会合后,红六军在沿头溪打土豪,开仓济贫,红六军首战告捷。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六军军部旧址(西湾)

31日晨,红六军继续东进,准备攻打任金声反动团防。

然而,红六军的诞生使反动派大为惊恐,敌军陈凤诏团得信后连夜出兵。当红六军出发至王家棚时,敌军已分两路赶到,红六军仓促应战,形势十分不利,李勋下令部队撤退到山岭设防。面对敌强我弱,红六军决定分路撤退,一路由天柱山、刘坪、上火烧坪;一路由流溪、大长冲,上火烧坪。李勋率部在流溪口与任金声团防遭遇,果敢痛击其团防势力,打死打伤团丁20多人,任金声逃窜。8月3日,鉴于敌军围追堵截,直逼火烧坪,红六军前委在火烧坪二岩子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决定部队经资丘以筹集部分给养后再南下桑植,与湘鄂西前委领导的红四军会师,待机返回长阳。

8月5日,红六军转移至资丘。街上张灯结彩,群众夹道欢迎,设宴接待,红军为老百姓挑水劈柴、打扫房屋和街道,军民亲如一家。但由于侦察兵邓钊贪生潜逃,红六军对敌军毫无戒备。敌陈凤诏团分别于一碗水、三圭坪、西阴坡三路包围资丘集镇,红六军三面受敌,一面临江,猝然应战,伤亡十分惨重。

军长李勋率黄超群等40余人杀开一条血路冲出重围,在大龙坪又召集20余人带到鹤峰邬阳关,与贺龙所部会合。9月底,李勋率16人回到长阳榔坪,拟做梅孝达所领导“神兵”的工作,重振红六军。未料梅孝达已叛变投敌,李勋所率指战员被梅孝达及团董秦铸堂杀害于土地垭洞头沟。副军长陈寿山突围至李田窑,遭土匪杀害。参谋长李子骏等20余人在掩护部队突围时牺牲。前敌指挥陈泽南、师长向泉山等84人因突围未成而被捕。

8月6日,敌陈凤诏团将被俘红军将士集体屠杀,临刑前陈泽南对难友们说道:“同志们,大家豪爽些!过20年,我们又架势!”

同赴刑场还有小他九岁的同胞弟弟陈化田,陈泽南对弟弟说:“化田,我们从入党那天起,就准备有今天,为革命而死,我们值得!”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红六军女宣传员田春香(出生年不详),中共党员,土家族,资丘人,临刑前高呼“红军杀不光!共产党万岁!”最后被敌人枪杀于资丘烟墩台。

传承精神 英雄永在

记者:红六军这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数民族红军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请问在您看来历史地位是怎样的?

覃干:红六军是我军军史上第一支以少数民族劳苦大众为主体,以军为建制的红军。红六军的诞生,标志着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斗争到达了新起点。红六军全军1400余名指战员,土家族有800人左右,占全军总数的50﹪以上,当时的军长李勋、参谋长李子骏、政治处长李步云等均为土家族出身,占部队领导人多数。

红六军的创建扩大了革命武装力量,改造了“神兵”,掌握保卫团,组织农民游击队。狠狠打击了地主武装团防,英勇抗击了反动军阀的围攻,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围剿”,有力推动了鄂西和洪湖根据地革命斗争的发展。

七十七烈士纪念碑

记者:回望历史我们珍爱和平,栉沐风雨我们砥砺前行。现今,红六军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力量?

覃干:时光不能磨蚀红六军的光辉。我把红六军的精神财富概括为四,一是坚定信念,追求真理;二是百折不挠,一往无前;三是赤胆为民,不畏艰难;四是英勇善战,敢为人先。为缅怀革命先驱,更好地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长阳县人民政府建立并保留了麻池苏区革命遗址群、七十七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参观地;先后邀请红六军党史军史考察团、红六军亲友团来到长阳老区。据了解,这支部队后来还涌现出唱响全军学习的榜样连队,先后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称号。

在西湾起义中诞生的红六军迄今已过去90个年头了。今天的人们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回顾红六军的英雄事迹和不朽精神,将得到深刻诠释和全新启示。红六军的旗帜如同宣誓的印章,刻印在历史的天空,也必将刻印在宜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

(记者 刘小凡、闵娜,本文图片均由覃干提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