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丨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投产 52秒生产1台汽车

图为:工业机器人在进行自动焊接。﹙视界网黄余洋摄﹚

6月28日,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生产的全新一代中高级轿车GA6正式下线,这座总投资35.31亿元、年产能20万辆的汽车工厂正式投产。52秒生产1台汽车,刷新全国造车速度,成为湖北省冲击全国汽车三强的新动能。

“只用18个月,就建成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这得益于湖北省、宜昌市以“智能制造”推进制造业供给侧改革的机遇、湖北汽车产业强劲的综合实力和超一流投资配套环境。

据介绍,这座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的智能工厂,会自己动手、会自我感知、会学习进化,其冲压,焊接、喷涂自动化率均达到100%,生产速度在全球整车工厂中名列前茅。生态环保上更树立新标杆,新工厂颠覆传统喷漆工艺,首创干式系统全程“零用水”,仅此一项,每年节约长江水资源、减少废水排放4万吨。(湖北日报 记者张乐克、通讯员何英、姜宇)

整车生产比行业用时缩减8秒

——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投产侧记

秒针跳动52下,上万个零件,几乎全自动组成一台具备一定自动驾驶功能的中高级轿车,这样奇妙的场景在宜昌变成现实。6月28日,记者走进广汽乘用车宜昌工厂,发现“快”的背后,是一场由智能制造带来的汽车工业生态变革。

会“思考”的工厂

国内大部分整车厂生产节拍都是60秒左右生产一台汽车,广汽在宜昌建厂却“不甘于拿平均分”。广汽乘用车副总经理、宜昌工厂总经理梁伟彪对记者说,“当时我们决定把速度提升一下。”没想到,这一提速,广汽竟然惊人地把行业平均用时缩减了8秒。

一个汽车整车厂,必备四大车间——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记者在广汽乘用车宜昌新工厂里发现,前三大车间竟然基本没有生产线操作工。在冲压车间,1.2米宽的钢卷,从开卷落料到变成钣金件,全程自动化。一台台一级精度控制的国产压力机、来自德国的高精度数控液压垫、产自瑞士、日本的搬运机器人,互相高效协作,一分钟最快生产60件,部件精确到比头发丝还细(0.1毫米以内)。而在焊装、涂装两大车间,近400台焊接机器人和56台喷涂机器人,基本承包主要工序。“人最多的总装车间,也实现了关键岗位自动化突破。”梁伟彪介绍,通过“多机器人协同+3D视觉引导技术”,底盘、玻璃、座椅、轮胎,均实现自动定位、自动识别、全自动安装。“宜昌汽车工厂还是一个会思考的智慧工厂。”通过人工智能、物流网、视觉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大量运用,汽车工厂能自我感知、会学习进化。每一道工序,都实时监测大量传感数据,供信息化、可视化高效管理,可以自我诊断、矫正、信息同步等,并自动调整运行参数,让工厂形成有机体“活起来”。

推动我省汽车“智造”变革

在宜昌新工厂,智能制造带来的优势,看得到是“快”,而另一个优势,就是“省”。

据介绍,宜昌工厂首款导入车型开发周期比过去的工厂缩短30%,制造成本降低近10%,设计变更成本降低近50%。“正因如此,短短1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全新一代中高级轿车的设计和量产。”梁伟彪称。

从消费者个性化购车订单到交付,广汽宜昌智能工厂全程通过智能化管理,可大幅削减零部件物流与资金占用成本,同比传统方式,仓储面积利用率提升60%以上,效率提升30%以上。“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28日在宜昌工厂投产时表示,汽车产业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商业模式和发展格局等方面正面临深刻变革,汽车行业的发展已进入调整期。“从去年以来,广汽集团在行业整体回落情况下,延续了稳健增长的市场表现,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华中地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布局。”曾庆洪表示。“这与我省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思路高度契合。”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省内宜昌等地正在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中心不断西移,国内汽车产业投资也在向中西部加码,对宜昌而言是一次后发赶超的机遇。

湖北是我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一条从武汉穿越江汉平原向西延伸的经济链条,形成横贯千里、气势磅礴的“湖北汽车产业走廊”,宜昌以“智能制造”为突破,为这条走廊补上重要一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樊华 姜宇)

《湖北日报》2019年6月30日01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