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治水七十年

三峡日报资料图片

西北口水库

葛洲坝水利枢纽施工

东风渠普溪河渡槽

1959年5月,庆祝雾渡河水电工程汤渡河大坝胜利完工大会

宜昌,因水而兴

用数字见证:

140.298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 长江流经市域230公里,清江流经市域148公里,此外,还有长度超过10公里的河流99条。 2500万千瓦,全境水能储藏量。

宜昌境内江河纵横,水量充沛,且地形地质条件好,河流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5.6%,全境水域面积占比。

宜昌境内大小河流众多,为饮水灌溉、水电建设、水上交通等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多个“最”,世界最大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全国最大的葛洲坝水电站、全省最大的清江隔河岩水电站等落户宜昌。这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带动宜昌实现历史性跨越。

宜昌,也为水而忧

用年份记录:

1954年、1981年、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1958年、1983年、1996年,沮漳河特大洪水;1969年,清江特大洪水。

反之,1959年至1961年,3年大旱;1966年、1972年、1978年、1988年、1990年、2000年等,也是大旱年。

长江干流穿越市境,其他河流水量充沛;沿长江、沮漳河等地势低洼;降水量分布不均,暴雨区、山丘区占境内面积的90%,都导致宜昌旱、洪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甚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宜昌历届党委、政府根据生产、生活、发展需要,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在减轻灾害的同时,推进全市经济腾飞,发展蜕变。

从零起步·人民力量

新中国成立之初,宜昌境内有9.6万口塘堰,总蓄水能力仅1.6亿立方米。

百废待兴,从零起步,一幅幅民工奋战、群众支持的热血图景跃然纸上。

1952年春,宜昌在夷陵区鸦鹊岭镇邓家村兴建第一座小水库——邓家垱水库,拉开了互助合作、集资投劳的序幕。

1953年,宜昌第一座中型水库——石子岭水库在枝江市问安镇附近动工时,锦旗、慰问信、猪肉、蔬菜等一批批的送往工地,枝江市政府组织赴朝慰问团到工地作报告。民工们深受鼓舞,甚至咬破中指,用鲜血立下誓言:“翻身农民要听党的话,库不修起不回家”!

有了成功的建设经验,相关技术人员纷纷转战枝江、当阳等地,支持当地中小型水库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近十年的技术准备,1958年冬,宜昌第一座大型水库——巩河水库建设提上日程。

当阳市沮漳河三角洲地带,是粮棉油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但是,该地没有骨干水利工程作后盾,常年“巩河水滔滔流,有水白流靠天收,下雨泛滥水成灾,人民遭殃日夜愁”。

为彻底解决该地区的农田灌溉问题,1959年冬,当阳市选择新垱河,按中型水库标准建设巩河水库。但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工程启动半年后便被迫停工。尘封九年后,当阳市按大型水库标准启动复建。

民工们在工地苦干,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血泡磨成了老茧,老茧又起了血泡;群众们全力支持,有的主动投工投劳、有的送来南瓜汤、野菜饼……上下同心,其利断金。1974年8月,工程正式蓄水,“问题河”变成了“母亲河”,最大灌溉面积在1978年达到9.9万亩。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宜昌的水电站建设也慢慢起步。

1956年,全市第一座农村水电站——宜都市谢家洞水电站建成发电,装机1台,容量40千瓦,填补了宜昌小水电的空白。

饮水难,水难饮,是老百姓的心头大患。以人民为中心,1958年9月,一穷二白的宜昌启动了汤渡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让13万宜昌城区人用上了清澈洁净的自来水。

这也是一项“人民工程”。开工后,2.5万名民工在主战场汤渡河村苦战,5个街道办的“娘子军”,3万工人、学生、职工、干部轮流到东山,餐风露宿、冒寒挺暑,参与建设。

“周铭烈带领能工巧匠设计施工的陈朗坪渡槽,跨度、质量都全省第一”“穿洞子隧道爆破时,向余庆为了拔掉导火索,双手被烧得血肉模糊”“女儿出生满三天,孙秀英就背着婴儿上东山修运河”……时隔半个多世纪,重温这段经历,参与者们依然热血沸腾。

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短短几年时间,宜昌的水利工程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不仅有效抵御了自然灾害,还让人民群众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建设高潮·经济腾飞

20世纪70年代开始,宜昌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

驯服长江,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全国5.5万名水电精英汇聚宜昌;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开建,“高峡出平湖”的梦想成为现实。

开发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高坝洲水电站等落户宜昌。

“世纪工程”“国家项目”青睐于此,宜昌实现了小城市到大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聚焦本地,水利工程也不断升级,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生产水平的同时,为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如让黄柏河流域一水多用的灌溉、水电、城乡供水综合开发工程。

20 世纪60年代初,连续3年特大干旱,宜昌粮食主产区出现田旱苗死、库干河断流。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为改变这一局面,省、市水利部门进行了大量调研,确定从黄柏河引水,满足农业灌溉需要。

如何引?受地质条件影响、技术能力限制、葛洲坝工程需要等,相关部门四改方案,直到1977年,确定兴建东风渠总干渠,上引黄柏河东支的尚家河、西北口和天福庙3座梯级水库电站尾水,下连灌区内的水库、堰塘、泵站,形成“长藤结瓜”的灌溉网络。

方案再三修改,但并没有影响工程进度。1966年冬,尚家河水库、东风渠总干渠在分乡镇上游20公里处开工。

当时,工地上只有搅拌机和鼓风机两种机械,但他们相信“人定胜天”。“每天60个人一起转动绞车,把混凝土一桶一桶递上高空、浇灌至槽顶。”就是这种“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让彭明忠等建设者们“徒手”堆出了普溪河渡槽,让东风渠逢山穿山、遇谷架桥,把水送到了夷陵、枝江、当阳的田间地头。

渠首工程完工后,宜昌又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建设了天福庙、跑马、胡家畈、火山口、西北口等水库,以及数百条干、支渠道。

星罗棋布的渠道,让东风渠实现灌溉耕地118.48万亩,收获了“宜昌粮仓”的美誉。

更重要的是,通过梯级开发,黄柏河流域的水电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掘,仅东支库容就达到3.5万立方米,装机49956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为宜昌工农业发展和经济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全国农村电气化试点的春风吹到了远安、长阳、兴山等地,成功带动地方经济复苏。

水电基础厚实的兴山县,在成为全国首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后,仅用6年就实现全县用电自给自足,山区百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全国水电明星县”声名鹊起。

更重要的是,小水电孵化了兴山县域经济的命脉。首创“矿电化一体”发展模式,兴山县将30座水电站划归兴发集团,每年为企业节约用电成本近2亿元。兴发集团顺势做大,从一个山沟沟里的小化工企业,迅速成长为中国企业500强。

水土保持工程也日新月异,成功撬动小流域经济振兴。

如,地处西陵峡北岸的太平溪小流域,过去,境内地形起伏,山体破碎,沟谷幽深,不利于农业生产。1981年,宜昌启动太平溪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后,通过10年的综合治理、精心管护,让流域初现山川秀美景观,并崛起西陵茶叶公司等龙头企业,辐射小流域内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让当地经济总收入从50.7万元飙升至3242万元。

这个阶段还有一件不得不提到的重大事件——九八抗洪。1998年,长江遭遇百年一遇大洪水,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与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筑起人墙,谱写了一曲抗洪赞歌。也因此,促使国家将一部分民堤民堰纳入国家规划统筹安排、建设,也提醒宜昌更加深入地思考城水相融的历史课题。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

进入新时期,宜昌开始以更理性的方式与水相处。

对长江,宜昌壮士断腕,推进沿江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并对“留白”的岸线进行覆土复绿,还岸于江,筑起更长、更绿的堤防。

对清江,宜昌清空库区86万平方米网箱,引导渔民转型上岸,探索实施工厂化养殖,让水质得到持续好转,恢复往日生机。

对黄柏河,宜昌创新综合执法、生态补偿、河长治河、地方立法等,对全流域进行系统、全面的综合治理,呈现河水清流、白鹭翩飞的美景……

对待水利工程,宜昌也多了几分敬畏。

曾经保障生活用水的饮用水水源地,需要下更大力气保护。

官庄水库是宜昌城区主要的饮用水水源。2006年,宜昌划定了官庄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夷陵区官庄村顺势而动,关停鱼塘、整规生猪、还原垦荒,保证区内水质维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曾经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小水电,需要朝着绿色转型升级。

兴山县水能资源开发分布曾这样记录:84个水电站分布香溪的3条支流上,这些小水电站将河流肢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最近的两个水电站距离只有700米。

水电站拦坝取水,河道砂砾层大量吸水,导致香溪河三条主要支流均出现过季节性断流。

对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小水电,兴山县坚决予以关停。2017年11月,耿家河水电站第一个被关停,紧接着,是卧佛山等3家电站,没有关停的纸坊河、白石板沟等6家电站转型供水或人造瀑布,74个水电站被强制实施生态放流。

放眼宜昌,《宜昌市小型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工作方案》也适时印发,先后取缔关停35座未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小水电站,并督促全市465座小水电站实施生态流量泄放。

曾经提供生产用水的蓄水灌溉工程,需要不断提高灌溉效率。

2014年,三洲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入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枝江市用一年时间完成水源工程更新改造、灌排渠治理以及附属渠系建筑物整治,实现年增节水能力 323万方,年增供水能力239万方,灌溉保证率由50%提高到80%。

乘胜追击,枝江市又编制了刘巷、江口、七星台三个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的长期规划,根治影响灌区正常运行的“卡脖子”问题。

除了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水量损失,宜昌还借助水权改革,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

宜都市作为全国水权改革试点的唯一县级市,通过先建后补的方式,发动村民对堰塘进行清淤、补堤,恢复蓄水功能。同时出台了水权改革登记办法,对堰塘进行全面摸底,然后根据农户的使用情况,分配水权份额,确定管理责任人,颁发水权证。

同样是这些堰塘,同样是这些村民,过去,塘损水污,农业生产欠保障;现在,塘满水绿,新型产业蓬勃发展。

“让群众一起参与到保水、节水、护水、爱水行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水安全保障。”宜都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张祥艳有感而发。

下游用得少了,上游留下的自然就多了。“1988年,我们通过核对灌溉面积定额收取水费。但因为缺乏计量设施,水资源浪费严重。”当阳市泉河水库管理处工作人员姚太新告诉记者,如今,灌溉面积没有变,供水量却较过去减少了432万立方米……

宜昌与水的故事还在上演,水利工程的建设步伐也未曾停歇。但我们相信,未来,经过时间的磨合,宜昌一定会以更好的姿态与水共生、共赢。

来源:三峡日报 全媒 记者 杨婧 通讯员 程锡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