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峥嵘岁月丨我与三峡日报

致读者

70年前,作为宜昌党组织的机关报,她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诞生。那时,她的名字叫作《宜昌日报》。

70年来,她伴随新中国的建设岁月一起成长,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壮大,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她的名字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几度易换,从《宜昌日报》到《宜昌报》,再从《宜昌日报》到《三峡日报》。

70年,驻足回望,感谢所有曾给予她关爱、支持,为她奉献过青春与激情、智慧与汗水的人们。

70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这些年,因‘她’而至的美好

顾鹏程

“峥嵘岁月”四个字,勾起了过往的一些思绪。年岁渐长,思维惰性日深,难得有霎时的触动,给了梳理回忆的借口。

2011年,参加工作之后初识《三峡日报》。那时的自己,还带着考研二战失败后的不自信,虽有幸通过省考走上公务员岗位,在山区乡镇一个科室工作,但彼时看报,犹伴着一份陌生和懵懂,多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是浮光掠影地扫视,常常觉得报上刊登的太多事情,都遥不可及。

乡镇里的前辈讲,很多人靠写作出人头地。这句话给了迷茫中的自己一丝寄托。身为工科生中的语文爱好者,对写作也还有那么一点迷之自信。而当时这个承载我精神寄托的载体,便是《三峡日报》。

谁想,一篇篇自鸣得意的稿件投去竟石沉大海。于是,对《三峡日报》的印象在遥不可及的基础上,又加上了高山仰止。

转机是在我的一位高中同学被报社派驻到记者站来。

当时的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带着对稿件屡次被否的不解,屡屡虚心求教。犹记得,自己精雕细琢、引以为傲的稿件被他百般“嫌弃”。那种挫败感,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而之后他老气横秋地对我“耳提面命”,又让我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在其指点下,我的稿件开始接二连三被《三峡日报》采用。于是便有了人生中的又一个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署名稿件。那是一个不到200字的小豆腐块,却让我欣喜了好久。当时我找楼上楼下的同事收集了好多份当天的报纸,还带回去一份给爸妈分享。甚至还做了个小动作——托朋友悄悄把送给乡镇党委书记的那份报纸拿出来,把发表有我稿件的那一面折起,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虽然之后并没有得到事先期待的表扬,但那种欣喜让当时的自己徜徉许久。

逐渐熟悉“套路”后,又陆陆续续在《三峡日报》上发表了多篇通讯。每次拿到报纸后,我都会对照发表的稿子,与原稿逐字逐句比较、揣摩,很感谢认真负责的编辑们对当时稚嫩文字的包容与斧正,让我从这一篇篇小通讯中获益良多。

不久后,《三峡日报》开辟了一个“走进基层人物”专栏,需要千字左右的通讯稿。我自告奋勇当起了通讯员。在我的笔下,舍小家为大家的女村支书、几十年如一日的基层民警、毕生投入教育事业的乡镇中学老校长等一批基层的鲜活榜样,先后通过《三峡日报》广为人知。我从中收获了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嘉奖:全县优秀通讯员,也因此进入了县委办的考察范围,虽然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但对一个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书记镇长的计生工作者来讲,已十分难能可贵。更是借着日报这个平台,在工作刚刚起步时,锻炼了自己、磨砺了自己、展示了自己,也给了自己后来从乡镇一步步走出来的最大“倚仗”。

回首往事,逝去的岁月谈不上峥嵘,但与《三峡日报》交织伴生的回忆却充满着平淡中的惊喜,让人忍不住回味、禁不住相思。

(作者单位: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暖心的三元稿费单

徐进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虽然忙忙碌碌,看似很充实,但内心其实挺空虚的。那时,电脑的热卖,就像一场春雨,冲灌着渴望新奇的人们。

网上玩游戏、聊QQ、斗地主、打台球、搓麻将……一阵新鲜感过后,在虚拟世界待的时间久了,竟越发感到失落。

因晋升职称需要,我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学会了基本的编辑、发电邮等操作。一次,在网上搜索时无意中进入《宜昌日报》电子版,看到了“教育周刊”。读完每期的话题讨论,我对老师们关于教育的思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他们探讨的话题,其实就发生在我的身边,甚至渗透在自己生活的点滴中。我也暗下决心,要在《宜昌日报》上发一篇这样的文章。

记得有一期教育话题是“怎么看待课外补习”,我一口气写了两篇,每篇大约一千来字。在认真比较之后,我决定只投一篇,题目是《参加课外补习应遵循三原则》。通过电子邮箱,我怀揣着憧憬把自己精心创作的第一篇稿投了出去。

由于心里没底,既害怕失望又怀抱希望。这样的心情伴随我度过了十几天。

终于,奇迹出现了。一天上班时,心里正惦记着投稿的事,学校办公室主任将一张汇款单递了过来。我感到很惊诧,正要问个究竟,主任喜笑颜开地说道:“你的稿费单!”

我将信将疑地接过来一看,的确写着我的名字,下面打印的汇款地址是“宜昌日报社”。

“三块钱的稿费也得给你寄来,这是你的劳动成果!”主任笑着说。

虽然钱不多,但那一刻我却抑制不住心花怒放——我的第一篇文章在《宜昌日报》发表了。

几天后,收到样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了被印成铅字的自己的名字。这次的教育话题讨论,共选用了五位老师的观点,虽然都只有100多字的篇幅,但都是精言粹语。

在同事们或褒或贬的评论中自我满足了几天,我逐渐平静下来。不再羡慕别人玩什么更新潮的游戏累积了多少分,也不再关心同事们谈论的正如火如荼的“流行风”,我的内心只被这三元稿费填满,感觉踏实而美好。这份暖暖的礼物,激励着我不断在空闲时间阅读和写作,也催开了写作道路上的鲜花朵朵。这些年来,我不仅在《三峡日报》上发表了一些散文,还在《中国教师报》《教育导报》《湖北教育》《湖南教育》《河南教育》《北京教育》《山西教育》等行业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和随笔,不知疲倦地投入到对教育教学的细致研究中。

再回首,正是当年在《宜昌日报》一次小文章的发表,激起了我的创作和研究兴趣。正是这三元稿费单驱走了我的空虚,让我看到了生活中更多明媚的阳光。

(通联地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秀峰桥小学)

难忘文学路上第一步

李华章

我同《三峡日报》的缘分起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她的名字是《宜昌报》,对开四版,但小报不小,既是党的喉舌,又是百姓瞩目的窗口。

从中学时代起,我就做着“文学梦”,后来考取了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我们那一届同窗六个班180多人,成为专家学者教师教授的,比比皆是,成绩卓绝;而最终成为作家的,寥寥无几,凤毛麟角。所以,我特别感谢《三峡日报》帮我迈出文学路上的第一步,帮我圆了“文学梦”。

1971年底,我从宜昌二高调入市文教局文艺创作组工作。这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0周年而成立的创作组,主要任务是修改革命现代京剧《茶山七仙女》(后改名《茶山姐妹》)。创作组四人先深入五峰茶乡体验生活,单独活动时,我便躲在天池河中大岩石上学习写诗。

记得我创作的第一首诗《队长的礼物》,我是怀着忐忑的心情送给林永仁编辑的。他瘦瘦的身材,和蔼可亲,很有长者风度和学者风范。离开报社后,一直想着稿件会不会石沉大海。出乎意料,没过多久,拙作于1972年2月21日的《宜昌报》发表了,我暗自高兴了好几天。创作组一位同事说,这样的诗,我一天可以写几首。对此,我没有生气,但内心却升起一股上进的力量。

时隔半月,3月7日《宜昌报》推出我的第二首诗——《买鞋》。编发此诗的责编是啸海,高高的个子,乡音很重,不时摇头晃脑,富有诗人气质。当年5月23日,《买鞋》被《湖北日报》“山花烂漫”副刊转载,作为纪念“延座讲话”30周年征文选登。这对我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我的创作是从写诗和评论开始的,这些年已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诗歌100多首、评论200多篇。后来我虽没有成为诗人和评论家,但这些积累对我钟情的散文创作是大有裨益的,增添了重要的文学元素,多了一些诗性,铺垫了坚实的底子。

回望过往,若没有当年《宜昌报》编辑们的热情培育和扶植,也许就没有我后来的第二步、第三步。我永远感激《宜昌报》《三峡日报》及其劳苦功高、乐于做嫁衣的编辑老师们。他们是文艺园地里一代又一代的辛勤园丁,在三峡宜昌这片沃土上浇灌出工人诗人黄声笑、农民诗人习久兰等,使他们冲出宜昌,走向全国与世界!“挑山担海跟党走”“大山里的歌”等脍炙人口的诗作至今还在传唱。正如知名作家刘醒龙所说:“一万个人写写画画,最终只有一个人的作品被流传,这才叫文学。”

在庆祝《三峡日报》创办70年之际,谨向他们致以深深的敬意。那曾经帮我圆梦的地方,帮我圆梦的伯乐,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底。

(作者单位:宜昌市文联)

选报头

杨万梅

2005年7月22日,中共宜昌市委决定,将创刊56年的《宜昌日报》更名为《三峡日报》。

接到批文后,报社党委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多次研究部署,决定在《宜昌日报》《三峡商报》等全国300多家地市报和《长江日报》《书法报》发布启事,公开征集三峡日报报头报徽。征集件的接收、整理、初选等工作,由报社新闻研究室负责。

截至当年11月22日,报社共收到1432人发来的设计稿,其中报头稿1588件,报徽稿556件。参与投稿的大多是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既有工人、农民,也有学生、军人等。其中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不到10岁,他们用满腔激情抒发着对《三峡日报》的美好祝愿。

征集工作结束后,对参选作品的初选开始了。一天,一幅恰似毛泽东手迹版的“三峡日报”报头作品出现在眼前,我顿时惊呆了。作品俊逸典雅、肃穆大气,仿佛毛主席亲手挥毫提笔为《三峡日报》所写,刹那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浑气魄就在眼前。我兴奋地拿起设计稿,站在办公室里大喊:“就是它”。同事谭家申听到我的喊叫,循声看过来,两眼放光:“没错,就是它”。这个“它”就是列为序号1,被专家和读者普遍认可,并经市委批准现在使用的《三峡日报》报头。

随后,报社组织专家分三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了10件作品,并在《三峡日报》和《三峡商报》予以刊登,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四天时间,收到回执624份。综合专家和读者的意见并上报市委批准,最终确定使用1号报头和2号报徽。

风雨兼程七十载,倾注了报人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发自内心地为曾经做出贡献的老同志们点赞,为三峡日报人的坚守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点赞,为三峡日报更加美好的明天点赞!

《读者来信》给我的启迪

刘光明

大约是1979年5月,我在了解到当时农村生产队农业机械管理不善的情况后,给宜昌日报社寄去一篇《建议加强农村机械的管理》的稿件。几天后,稿件在该报《读者来信》栏目刊出了,报社编辑给我寄来一封回执,肯定了我的建议,并希望我以后多投稿。

在此之前,我经常给枝江广播站投稿,一度以为《宜昌日报》门槛太高,不敢企及。没想到第一次鼓起勇气投稿就受到“礼遇”,一下子拉近了我和报社的距离。此后,我隔三差五给《宜昌日报》投稿,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白洋镇政府办公室工作,接触面广,新闻素材多,投稿、见报的机率也随之多了起来。闲暇之余,还偶尔写点文学作品投给《西陵峡》栏目。记得在1993年春节前,《宜昌日报》开辟了一个征集春节文艺活动演唱材料的专栏,我写的采莲船词《农家十二月》被刊登,并参加了报社内部的“赛报”活动,得到了业内人士“内容丰富,语言朴实”的评语。

那些年,我以为报社写稿为荣,在当地小有名气。不少领导和群众都愿意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我通气,宜昌日报社也成了我在城区的落脚点,不少领导和记者都成了我的朋友。是报社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写作技巧。

前几天,我到长阳参加一位长亲的葬礼,被当地“只送情,不送钱”的新风所感动。我本试图去送“份子钱”,亲戚却说:“请你不要坏了我们的规矩”,顿时让我感到无地自容。

长阳之行提醒我,能不能再给报社写个《读者来信》呢!

(通联地址:伍家岗区伍临路11号)

“峥嵘岁月·我与三峡日报”征稿启事

今年8月9日,是《三峡日报》(前身为《宜昌日报》《宜昌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三峡日报》作为中共宜昌市委机关报,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创刊,伴随新中国的建设岁月一起成长,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壮大,在逐梦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前行,努力成为让市委放心、读者满意、专家认可的新闻舆论主阵地。

为了纪念一起走过的日子,更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三峡日报编辑部决定,开展“峥嵘岁月·我与三峡日报”征稿活动。

一、征稿时间:2019年6月11日至7月15日。

二、征稿对象:

1.《三峡日报》各个时期的读者、网民、博友、订户、用户;

2.《三峡日报》历代通讯员;

3.在《三峡日报》工作过的历代报人;

4.其他所有关心《三峡日报》成长的干部群众。

三、征稿要求:

1.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健康向上;

2.小口切入,细节说话,文字生动;

3.形式多样,体裁不限,回忆录、散文、诗歌、书法、音乐、题词、绘画、摄影、双微寄语等均可,文字不超过1200字。

4.来稿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单位、地址、联系电话等。投稿邮箱:sxrbbjb@126.com;联系人:阮仲谋(13972581668)。

征稿从6月中旬起在三峡日报“峥嵘岁月·我与三峡日报”专栏择优刊发,并在三峡日报微博、微信平台择优展示。征稿结束后,将对所有应征作品择优汇编成册,向社会各界免费赠阅。

三峡日报编辑部

2019年6月11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