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在学习包粽子 施紫楠 摄
“哞……”在一声悠长响亮的叫声中,五头绑着红花的水牛缓缓前进,为稻田开耕。岸上,糯米、粽叶、红枣等材料一字排开,一群外国友人围着包粽阿姨认真学习。
6月6日,来自乌克兰、俄罗斯等十余个国家的四十余名国际友人来着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与当地居民一起体验插秧、稻田摸鱼、包粽子等端午习俗,了解中国农耕文化历史。
将粽叶围成漏斗,依次放入糯米、红枣等,再铺一层糯米,粽叶一合,拿起绳子迅速绕上几圈,一个结实的传统甜粽便出现在Prosper手中。
来自津巴布韦的Prosper是个中国“美食迷”,这是他在中国度过的第二个端午节,“去年这个时候,我第一次吃到粽子,今年我想自己学着做。”
外国友人体验稻田插秧 施紫楠 摄
在Prosper看来,中国的美食有着独特的寓意,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传承,每一份美食中也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
从传统的赛龙舟、包粽子、舞龙舞狮,到现在的体验民俗、学习非遗等,中国端午节的习俗正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并在世界各地进行扩散与传播。
“我来中国三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过端午节。”来自俄罗斯的Kitty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情有独钟”,包起粽子来也是得心应手。这一次,她要尝试的是湖州市非遗项目——叶球灯。
叶球灯发源于阜溪街道郭肇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原型是“狮子抢绣球”,后来逐渐演变为“湖羊滚叶球”,寓意蚕桑丰收、六畜兴旺。
外国友人体验非遗项目 施紫楠 摄
“在书里学到的文化只是一部分,我还是更喜欢到民间亲自体验,听老人们讲故事。”Kitty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形式丰富多彩,“只有懂得各个节日,才能懂中国文化。”
近年来,随着“旅游热”兴起,中国的乡村面貌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农耕文化也随之显现。
当天,“国际生中国农耕文化研学基地”正式挂牌,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在中外学习交流和体验中,进一步被国际社会所认知。
“我们希望借助国际友人的视野,传递重农崇农的价值取向,弘扬悠久厚重的中华农耕文化。”阜溪街道党工委书记肖新方说,“同时也以此为契机走出去,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中新网 见习记者 施紫楠)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