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丨李均:大山深处的“掌灯人”

他扎根大溪库区、甘守清贫、走村串户17年,力保308户村民的正常用电,是峡江深处的“光明守护者”;他为深山村民捎带生活用品,并义务帮扶200多户空巢老人和低保户,是库区百姓信任的“李货郎”……他是宜都市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红花服务班台区管理员李均。近日,他相继荣获“荆楚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17年前,30岁的李均自告奋勇,来到大溪村成为一名电工,负责该村30多平方公里308户村民的供电服务工作。

“刚进村时,这里还没有修路,我先骑摩托车,再乘船,然后步行上山,到达最远的居民家中抄表时天都黑了。”李均回忆道,当时进一次村、巡一次线就得花2到3天时间。而为了方便群众随时都能找到他,确保村民正常用电,17年来,他的电话号码始终未变,6000多个昼夜不关机。

2018年10月的某天夜里,李均接到该村五组村民王永华的电话,对方称屋里变压器突然跳闸,无法正常用电。第二天一大早,李均便前往该村民家查看故障情况。“排查故障时,我需要对50多根电线杆进行逐一排查。”李均说,当爬到第八根电线杆时,发现故障原因是因雷击所致,在进行了修理后,村民家恢复了供电。

这次维修,从进村到入户再到检修整整花了6个小时,而这只是李均工作的一个缩影。17年间,他每天揣着电工刀、弯刀、镰刀探路巡线,曾经面临毒蛇缠身、野兽侵袭的威胁。他参与了大溪库区农网改造,见证了大溪库区从“点着电灯看不见”到“空调冰箱不跳电”的变迁。在他服务的台区内,没有出现一次非正常停电,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用电事故,线损从20%下降到10%以下。

近年来,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政策惠及大溪村的每家每户,从2012年至2017年底,大溪村共建设了5个集中安置点。2017年,为了让村民早日搬迁到新居,他和同事在40℃的高温下,仅用一个月时间完成了最大安置点40多户的户表工程。

在工作中,李均恪尽职守,确保村民用电安全;在生活中,李均与人为善、真诚待人。大溪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村民购买生活用品十分不便。为了方便村民,李均主动提出,每次进山时帮他们捎带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这是村民请我帮忙带的洗衣粉。”5月28日上午,在进村巡线时,李均拿起给村民带的生活用品说道。在李均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给村民购买的物品。“现在村民都不叫我‘李工’,改叫‘李货郎’了。”李均笑着说。

2016年,为了方便与村民联系,李均建立了“大溪一家亲”供电服务微信群,并手把手地教村民用手机缴纳电费。“现在,除了会帮村民带生活用品,还会帮村民取快递。”李均说,只要乡亲们需要,他的货篓就会准时送达。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村民乐于奉献。” 提起李均,同事们不假思索地说。身为农电工的李均虽然收入不多,但是他与大溪村的群众心连心,不论花费多大成本,也要用心用情把群众服务好。三新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王元这样评价李均:“他不仅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而且尽己所能,与当地群众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这种难能可贵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在大溪村,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骑着摩托、驮着背篓的李均,成为这山路上的一道“风景”。“将心比心,老百姓对我工作这么支持,我也会把这件事做好且一直做下去,尽己所能守护大溪的光明。”谈到未来,李均说,现在的大溪村已经顺利脱贫,希望大溪村的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广,老乡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邓明明 通讯员 舒文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