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区的三峡枢纽白洋港于2018年8月正式开港运营,功能定位为工业输出港、翻坝转运港和西部出海港,主要承接三峡翻坝物资转运、担当西北物流陆水联运等。 三峡日报通讯员 袁达 邬研 摄
30余年来,宜昌高新区从一个11.2平方公里的园区,到288平方公里的“一区六园”,从江北“一枝独秀”到“一江两岸”繁花似锦,从东山园区移师白洋园区开启“二次拓荒创业”新征程……
如今,这片热土头顶国家级高新区、湖北自贸区宜昌片区、宜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区”叠加光环,横跨6个市区,一片雄伟壮观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在这里悄然崛起!
筚路蓝缕 让创业梦想照进现实
1988年,宜昌开发区创业者们靠5万元起家,在一片荒芜之地奇迹般地创办了湖北省第一个自费开发区。
当时,宜昌开发区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起步区2.16平方公里,区内不是丘陵山岗,就是柑橘林。由于没有国家资金的支持,建设新区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短缺。当时,宜昌市政府拨给开发区管委会5万元开办费和50万元启动资金起步,鼓励开发区自费开发、滚动发展。
早期的创业者们凭着一腔热情,在全市各部门的支持下,他们在荒芜贫瘠的山包上精心耕耘,采取多渠道融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性征地、兴建新村点等办法,3年里共筹措资金2947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基础设施等建设总投入达1.19亿元。
2004年7月,为突破传统开发区发展模式的限制,进一步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发挥开发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对宜昌经济开发区和猇亭开发区的资源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宜昌开发区,下设东山园区和猇亭园区,并率先在湖北省创立了跨行政区域的“一区多园”管理体制……
创业者的梦想,在不断苦干实干中,终于照进了现实。
快马加鞭 发展劲头势不可挡
迈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发展的劲头势不可挡:
——2007年4月,湖北省政府批准宜昌开发区在枝江市白洋镇设立白洋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重工业、化工产业,宜昌开发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2008年7月3日,宜昌在全省首建湖北深圳工业园,成功搭建了承接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2010年,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宜昌生物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加盟”,让宜昌高新区的羽翼更加丰满,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同类开发区前列。
——201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新引领、跨越发展的宜昌经济建设主战场,正沿着母亲河长江两岸向东、向北、向南全线铺开。
——2017年4月1日,对于高新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正式挂牌成立。
大道开启,机遇不断。随着宜昌高新区(自贸片区)坚持优化运行机制,焦聚主业抓项目、抓经济、抓发展。2018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同时,自贸片区快速成长,到2018年底,新增市场主体5085户,注册资本金115.8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7户;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累计开展业务2375票,监管货值15.04亿元,业绩领先省内同行业。
移师白洋 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经过30多年创业,宜昌高新区苦干出国家级高新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军民融合)等7块国家级园区招牌。但是,发展也逐渐进入“瓶颈”期,经济总量偏小,产业亟须补链、造链。
如何破解?
2018年底,宜昌市下定决心,将高新区总部整体搬迁到白洋。
动员令已发,高新区人分秒必争,踏上郊野二次拓荒创业——100天内,在白洋搭建起5000平方米板房。去年12月前, 11个区直单位和5个市直垂管单位共计198人,仅用11天全部进入板房办公。
“高新速度”在项目建设上同样有着精彩演绎。移师白洋后仅仅两个月时间,今年2月14日,总投资208亿元的13个重大项目在白洋园区集中开工。
“二次创业”,规划先行。目前白洋园区初步规划沙湾、田家河、白洋新城、善溪窑四大片区。其中沙湾将建成宜昌现代物流基地,已启动中农物流产业园建设,还将引进国内物流龙头企业建设区域性总部或分拨中心,打造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基地。田家河片区围绕承载宜化集团搬迁升级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建设,正在迅速完善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去年在宜昌市政府以及多家金融机构妥善处置下,宜化集团债务危机得到成功化解。继兴发集团、三宁化工之后,今年宜化集团将启动搬迁转型升级,这将成为宜昌践行长江大保护、化工转型收官之战的重大战役之一。白洋园区起步区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宜昌高新区正在与深圳前海积极推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园项目,将陆续引入智能制造项目。此外,善溪窑片区重点发展新型建材产业。
未来,宜昌高新区将进一步按照市委要求,发扬“拓荒牛精神”,加快打造内陆开放发展新高地,加快完成生产要素简单集聚到形成明确主导产业的阶段性任务。尤其是主导产业驱动向以自主研发和创新制造为主的“创新链”驱动阶段提升,推动高新区“高”起来“新”起来。
有梦可依,未来可期。宜昌高新区力争用3年至5年,培育工业经济、平台经济、物流经济三大“千亿产业”,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鹏飞 通讯员 袁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