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一枚鸡蛋的小身板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被称为“理想的营养库”。
而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它的烹饪方法是密切相关的,做错了不仅营养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伤身!
吃鸡蛋,水煮最佳
鸡蛋做法众多,其中以煮鸡蛋最佳。这样带壳水煮蛋,不加一滴油、烹调温度不高、蛋黄中的胆固醇也没接触氧气,因此是对身体最有益的吃法。别看煮鸡蛋是件小事,煮不好,营养可能会大打折扣。
煮鸡蛋,分为凉水煮和热水煮两种方式。
凉水煮,顾名思义就是鸡蛋直接放入凉水锅中,然后开火煮。
研究显示,用凉水煮6分钟后,蛋清可以凝固,但蛋黄并没有完全凝固,中心处还有可以流动的溏心。这时鸡蛋的抗营养物质(生物素结合蛋白、卵抑制剂)被破坏,营养素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只不过未必能充分将沙门氏菌杀灭。
煮10分钟时,蛋黄中蛋白质继续变性,吃起来会有些干噎,颜色从金黄变为淡黄。此时,鸡蛋中的维生素E、欧米伽3脂肪酸会可能有一定的氧化损失;煮12分钟时,营养损失加重,甚至会产生对健康不利的硫化亚铁黑膜。
研究结果表明,凉水煮鸡蛋8分钟(或者煮沸的状态保持5分钟左右),则口感好,又安全,营养保留较完整,是最好的选择。
热水煮,指的是先把水煮沸,然后放入鸡蛋。与冷水煮类似,热水煮鸡蛋也是大概8分钟时,营养、安全、美味,三者兼得。不过,与冷水煮相比,热水煮鸡蛋更容易裂壳。
第二种:炒鸡蛋
鸡蛋打散后再炒,蛋黄中的胆固醇和空气接触较充分,氧化较多。
鸡蛋比较吸油,用油量也较大。很多人担心鸡蛋的胆固醇较高的问题,其实鸡蛋本身含有的胆固醇是好胆固醇,真正威胁健康,增加心脑血管患病风险的坏胆固醇是烹饪过程中,不健康的做法导致胆固醇过度氧化产生的。
另外,炒鸡蛋时,加热温度高,维生素损失也较多。大火快炒很容易将鸡蛋炒糊,并且导致其口感发硬。炒鸡蛋最好用中低档火轻轻翻炒,这样炒出的鸡蛋就不会老,口感也更柔滑。
专家建议在炒鸡蛋时,倒一点酱香型的高度白酒,可以有效避免胆固醇和脂肪氧化。
第三种:煎荷包蛋
煎荷包蛋,虽然更鲜香,但营养成分会被破坏,过多的油脂摄入也不利于健康。
煎鸡蛋时,加热温度一般都比较高,鸡蛋里的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都有损失。
第四种:糖水蛋
鸡蛋中的蛋白质和高浓的糖一起煮,时间过久,会发生“美拉德反应”:让血液产生果糖机赖氨酸。这种物质具有凝血的作用,如果经常吃这种物质很有可能有毒性反应!
建议:把鸡蛋打散,做成蛋花,最后放糖,就不会产生美拉德反应。这样做出来的糖水蛋,你就可以放心的吃了。
第五种:虎皮鸡蛋
虎皮鸡蛋堪称“坏蛋之王”,油炸本身就是对健康不利的烹调方式,炸鸡蛋就是炸蛋白质,高温油炸会导致蛋白质在我们的肠道中堆积的时间过长,诱发癌症,并且又导致了胆固醇过度氧化,对血管不利。
第六种:毛鸡蛋
毛鸡蛋其实是受精蛋在卵化过程中,受到沙门氏菌的感染形成的死鸡胎,即使经过加热也不能除掉细菌。
而且很多营养成分在卵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营养价值是完全不能和新鲜鸡蛋相比的,因此也不存在所谓的温补功效,这种鸡蛋最好不吃。
来源:养身微信公众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