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映田园美

御菊铺开点军上峰尖村农民致富路。 三峡日报通讯员 汪军 摄

科技助力枝江农民增产增收 。 三峡日报通讯员 周星亮 摄

远安嫘祖镇定林村茶园为美丽乡村添彩。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洪旺 摄

秭归脐橙成果农致富“黄金果”。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李风 摄

兴山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让荒山变“银行”。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李赟 摄

宜都弭水桥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三峡日报通讯员 宋金戈 摄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坐一方宅院,聚三五好友,襟风带月谈笑中;耕几垄良田,看苞裂花绽,种桃种李种春风。

不论是两千年前昭君在香溪河畔挥别乡亲时落下的泪,还是上世纪末百万移民故土难离时留下的情——对逐水而居、傍山而栖的人们而言,祖辈生息的峡湾江畔、田野阡陌,已然成为邮票,化作桨橹,缠绕着梦里剪不断的乡情。

乡村承载着历史与记忆,也续写着希望与未来。无论时序如何更迭,在我们朴素的情怀里,总是惟愿故土越来越好。

新时代,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深切感知乡村振兴的时代分量。

打开地图,脚下这方两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四分之三的资源与人口,最优质的人文和风景,都被安放于广袤的乡野大地。

实施乡村振兴,党委政府一直念兹在兹,无日或忘。

共建美丽家园,党员群众时时磨砺以须,及锋而试。

统筹发展正快马加鞭。乡村振兴被写进“十三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动真格、见真章的举措,正在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的藩篱,促进着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人、地、钱”等要素供给,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正抢争朝夕。目光齐聚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总攻号角已经吹响,最大“硬任务”清单上名录越来越少。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小康路上,13个县市区正在轮番上演现代版乡村“变形记”。

靓了颜值富内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多管齐下,“生态+产业”塑造乡村美丽之“形”,“文化+乡风”铸造乡村内涵之“魂”,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水墨画卷正在峡江大地徐徐展开。

归去来兮,夷陵大禹张宗淮、南归头雁曾凡柏、羊门女将李红艳等一批能人淡泊名利、回归初心,只为筑园田野成风景,倾心田畴惠乡亲。乡村振兴的路上,喜看稻菽千重浪。

当党建的红旗飘扬在田间村舍,我们不难发现,一座又一座大美乡村正在沐风拔节,耕耘着发展好光景:

坝头库首,悠悠渔鼓调仍在娓娓讲述许家冲移民幸福新生活。党建引领农民脱胎换骨,生态环保理念在涤荡的棒槌声中逐江而下,成为更多人的精神启迪。

深山尽头,参天古木难掩翟家岭低调的芳华。四海客人慕名而至,住古宅,品野菜,归隐田园。头脑口袋“双富”齐下,老乡身上贴了新标签:拿起锄头做农民,放下锄头当掌柜,日子过得很有“含金量”。

用好风景换取好“钱景”,农旅融合模式下,分乡四季有花,三季产果,八方游客闻香下马,寻山问水;从卖粮食到卖乡愁,昭君别院依托一江清水,载地方文脉,显乡土文明,为乡村发展注入个性和灵魂。

成绩单很亮眼: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平均每年3个以上入列全省乃至全国名镇名村,宜昌乡村质变速度令人瞩目。

没有一个时代,能像现在这样,让人如此清晰地感知宜昌乡村振兴的张力与活力。城乡人民命运相连,休戚与共,正用稳健的笔触和艺术的手法擘画美丽乡村新图景。

旗映田园美,平畴沃野新。

可以预见,随着城乡基建鸿沟日渐消弭、乡村文化再度复苏,宜昌广袤大地将有更多好故事上演。牧野安歌的田园梦,仍写在情怀的卷轴之上。此前有来处,往后有归期。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王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